消费扶贫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青川县创新开展消费扶贫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广元日报 2019-12-05 00:42 大字

马浩强本报记者余红军王在云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难题,近年来,青川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后发赶超”发展思路,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大力发展“名优绿茶、绿色山珍、木本油料、风景银杏、道地药材、生态养殖”六大特色产业,构建完善的消费扶贫体系,采取定向采购、商超直销、基地认购、线上销售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延伸产业价值链条,推动特色产品和服务融入全国大市场,让扶贫产品走出大山、实现了“卖得掉到卖得俏”的转变,鼓了群众“钱袋子”,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发展消费扶贫的新路径。

建设物流基础“高速路”

全县大力实施“宽带乡村”项目,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构建全域网络服务体系。建成4G基站210余个,实现268个行政村全覆盖。

建立2300平方米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整合10家物流快递企业,开通“县—乡—村”物流专线4条,覆盖36个乡镇,设快递服务站、点到乡镇、村社,开办物流网点59个,构建全域仓储物流体系。

全县入驻银行企业7家,建成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示范站49个、农村互助金融组织1家,构建起全域金融服务体系。

启示:建立畅通的乡村交通体系、物流体系、网络信息体系能有效降低农产品运输流通环节成本,巩固健全服务体系是“激活产品销售活力,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的保障。

搭建网络营销“大平台”

“我们联合聚划算举办的‘小聚寻农之青川黑木耳’大型网销活动,3天销售木耳300余万元。”海伶山珍负责人说。

青川以黑木耳、竹荪等地标产品为主打产品,依托阿里巴巴、村淘、云集等电商平台,组织电商企业和个体网商开展“中国电视扶贫行动四川青川专场”、“东西部扶贫协作农产品网络促销”等限时秒杀、团购特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推广活动,使乡村“土货”成为城市“抢手货”。

在板桥乡黑木耳基地开展民俗节目表演、美食品尝、现场采摘等线下体验活动,并结合网络红人、电商达人现场直播,实现了100余万元销售额。来自北京、浙江、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的农牧部门、蜂业机构负责人及全国养蜂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参加青川首届蜜蜂文化节,大大提升了唐家河蜂蜜知名度。

两天的青溪古城·唐家河漂流音乐节销售农特产品20余万元。青川以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契机,在游客中心、景区景点、农业园区、种植基地建特色产品旅游电商服务站10个,开展旅游促销活动。在唐家河举办的省第十届乡村文化旅游节上开展的扶贫产品展览、美食品鉴、漂流体验等活动,以旅带销成果喜人。

启示:在加大线上线下促销提升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建立科学扶贫机制是重点。通过政府贷款贴息、园区设施设备购置补贴等方式,将企业、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标准化产业基地,强化企业扶贫责任,通过“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模式,盘活闲置资金、资源、资产,实现共建、共享、共赢,提升扶贫产品品质,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织就长期稳定“销售网”

黑木耳、七佛贡茶等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享誉全国,深受消费者青睐。青川通过电视台、网络媒体现场直播、博览会等多种渠道对扶贫产品进行宣传推广,不断提升扶贫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组织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积极申报“四川扶贫”公益商标使用,已获授权用标企业14家、产品235种,正申办企业5家、产品80余种,2019年前10个月全县用标产品销售累计达3.28亿元。

9月以来,组织8家企业、72个扶贫产品成功入驻成都铁路生活发展有限公司内部采购网、农业银行内部采购网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采购网和四川扶贫商城旗舰店等各大网络消费扶贫营销平台,拓宽、稳固了消费扶贫渠道。

启示:通过现场、网络促销,与大中型企业、超市建立互信、合作的消费扶贫关系,形成稳定销售渠道,促成大宗订单,增加全产业链各环节利益,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夯实群众增收致富基础。

新闻推荐

高校博士来村里 乡村人才增活力

王宝杰“请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人才办主任王永森同志为工作站授牌,请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廖成中、凉水镇...

青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