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青川深山再现薅秧锣鼓

四川农村日报 2016-07-06 23:58 大字

有说有唱,劳作间加油鼓劲。

本报讯 这段时间,在青川县茶坝乡范家山,近乎绝迹的 “川北薅秧锣鼓”在山中回荡。为更好发掘、传承和创新薅草锣鼓的文化内涵,茶坝乡组织村民举办了“薅秧锣鼓”活动,同时帮助留守老人除去玉米地里杂草。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笑声中变得轻松……

薅草锣鼓是广泛流传于四川北部山区农村的群众性民间文化,俗称“打锣鼓草”“薅锣鼓草”“撵锣鼓草”,其中尤以青川薅草锣鼓最具代表性。2006年,川北薅草锣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活动现场,笔者见到,当地威望较高的两名老者一个敲锣 (俗称 “歌郎”),一个打鼓(俗称“联手”“同路”),有节奏地边敲边打边歌唱,再现了薅草锣鼓牵线子、扎盖子(起歌头或排歌头)、安五方(或拜五方)、说正文、耍歌子、办交接等过程。

早上8点左右,锣声一响,就告知人们该出工了。锣手走在前面,其余人闻声跟在后面,在山间小道上逐渐连成一线,俗称 “牵线子”。到达农活目的地,歌郎首先起歌头,在锣鼓齐鸣中高腔开场。接下来是“安五方”,歌郎拜东、西、南、北、中五方神灵,拜天、地、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劳动中说正文,唱词内容既有成书的唱本,也有汉族民间口头流传的有固定格式的七字文或十字文。

若发现有人落伍掉队了,“歌郎”、“联手”就会来到其身后,用力敲锣打鼓,激励催促落伍者赶上来。

歇气时,老百姓用火烧馍配老鹰茶“打腰台”(吃加餐)。男女山歌对唱,歌词随编随唱,内容来自生活,反映生活,极富乡土气息。

(特约通讯员

刘保刚 文/图)

新闻推荐

唐家河,拥有21℃的夏天

本报记者张园文·图7月,“三伏天”将开始上演。而位于青川县境内的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夏季日平均气温只有21℃左右,远离“上蒸下煮”的酷热模式。唐家河森林覆盖率达96%,区内海拔由1150米到3837米,富氧...

青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青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