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亮剑铸辉煌——记内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年发展历程
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2项,省级科研成果7项和市级科研成果10项;
分别被国家卫生部、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厅、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等授予“全国传染病防治法贯彻实施先进集体”、“全国艾滋病防治先进集体”、“四川省抗击非典先进基层党组织”、“内江市‘3·02’处污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50多项;
全市唯一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检测分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沙门氏菌监测网络实验室和国家甲型H1N1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能开展9大类608个项目的监测检验服务项目……
一项项成果和殊荣,无不浸透着内江疾控人付出的辛勤努力和汗水。
◇本报记者徐莉
夯实基础 争创一流
在西林新区兴隆路,一幢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办公楼临街而立,“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展现着为人民健康所肩负的神圣职责与浩然正气。办公楼内,崭新的高科技监测仪器、现代化设施设备处处充满着浓郁的高科技氛围……
这就是内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3年,内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成立。
从成立那一天起,中心便承担起了全市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干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保护公众生命健康安全等公共卫生职能。
当时, 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的情况是设备落后、经费紧张、队伍参差不齐、服务水平跟不上……
面对困难和压力,中心领导审时度势,提出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建省内一流川南领先疾控中心”的奋斗目标。
中心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省、市的国债土建项目和德国政府贷款仪器设备项目建设,争取到78万欧元的中德政府贷款购置设备项目和80万元的中央财政、省财政项目配套资金。
两年时间,中心完成了4500多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建设,内设免疫规划、流行病及慢性病防治科、职业卫生科、检验科等10个业务科室和信息质量管理科、办公室等4个管理科室。近两年来,中心又陆续投入百万元,建立了负压二级生物实验室和局部100级洁净实验室、川南片区领先的病媒生物实验室,更新和补充了实验室设备仪器及现场监测设备。
目前,市疾控中心已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质谱仪、液相色谱、荧光定量PCR仪等一批高精尖设备,硬件设施跨入全省领先水平,先后被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确定为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沙门氏菌监测网络实验室、国家甲型H1N1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检测分中心,疾病防控综合检测检验能力跨入全省一流行列。
改革创新 提升水平
站在新的起点,必定要迎接一次次新的挑战。
中心领导充分认识到,要发展,必须改革创新!中心一改过去传统管理模式,引进科学管理方法,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大医精诚,防病未然”的宗旨理念,制定了以“质量求生存、质量出效益、质量促发展”的质量方针,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疾病预防控制规范的要求,修改完善了24项职责52条制度。
中心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反复学习,统一认识,反思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树立“不发展、要落后”、“慢发展、也落后”、“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难上难”的理念。通过学习讨论,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先后取得了省卫生厅批准的“四川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四川省职业健康检验机构批准证书”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计量认证资格证书,成为全省较早取得认证资质的疾控中心。通过计量认证,中心目前能开展9大类608个项目。
中心把对人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以崭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加快人才培养,科研教学培训重视送出去、引进来,把教育经费的支出列为专款专用,并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重庆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西南大学教学基地,以及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及西南大学研究生教学点。狠抓科研工作不放松,完成的“内江市基本消灭疟疾项目研究”和“内江市消除碘缺乏病综合干预研究”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许多职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工余时间做实验、写论文,每年均有10余篇论文在“中国辐射卫生”、“职业卫生与病伤”、“现代预防医学”等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营造了中心科研学术活动浓厚的氛围。
目前,中心有高级职称21名,中级职称19名。先后培养出1名省级绩效考核专家、1名省级职业病诊断专家、1名省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技术评估专家,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加强防控 保障健康
中心以多种方式加强专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培训,把对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相结合,在完善应急预案、充实应急队伍、明确人员职责的基础上,以组织学习相关知识、模拟演习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了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中心专业人员在处置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做到快速反应、快速迎战,及时把疫情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目前,全市传染病发病率处于全省较低水平,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建立了市县乡三级疾病监测网络155个,提高了疾病监测能力;有效建立了免疫屏障,相关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艾滋病防控工作深入扎实,得到了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等监测力度进一步加大,监测覆盖率达95%以上。
疾病预防控制领域取得多项成效,实验室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三级防病网络体系日趋完善,各项工作在全省同行中保持领先地位,市疾控中心正大步迈向集防控、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现代疾控中心。
应急救灾 从容应对
每一次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都是责任和智慧的较量;每一次重大疾病预防控制,都是信心和意志的检验。
在处置“非典”、“3·02”水污染、“人感染猪链球菌病”、“9·12”霍乱疫情、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心反应迅速,切实维护群众的健康,受到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
——“5·12”抗震救灾工作中,中心先后向绵阳安县、广元青川派出12批80人次的应急队伍支援灾区。中心应急小分队在青川县木鱼镇中学为遇难学生遗体和周边环境进行消毒时,受到温家宝同志的亲切接见和鼓励。在他的激励下,应急队员们克服了无法言说的困难,深入灾区的村村户户开展防病工作,把辛勤的汗水洒落在灾区的废墟上,以内江市疾控人甘于奉献、无私无畏的实际行动履行了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4·20”雅安芦山地震后,中心立即派出应急队深入到芦山县清仁乡所辖6个村全面指导和开展地震灾后饮水卫生、疾病防控工作。应急队员们不畏艰险,或顶烈日,或冒细雨,日均行走25公里,把防疫工作覆盖到家家户户。及时排查了1例输入性疟疾,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了二代病例的发生,确保了一方平安。应急队员们辛勤的工作受到国家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提出将中心应急队所负责的清仁乡仁加村建设成为灾后卫生防疫示范区在灾区推广。
无论是防疫防控还是应急救灾,中心把保障人民的健康作为己任,在“非典”、“地震”、“甲流”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考验面前,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出色、有效地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
内江疾病预防控制事业,与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共生共长,共同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步一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彰显了自身的实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宁,构筑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十年峥嵘坎坷,记录着荣辱与辉煌!
十年艰苦创业,彰显着追求与信念!
十年岁月悠悠,再次踏上新的征程,市疾控中心主任李静此时内心感慨万千!
他说对记者说,市疾控中心的每一步建设和发展都离不开党委、政府和市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及支持,离不开内江430万人民的关心和理解。中心将继续按照“大医精诚,防病未然”的理念,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为开创内江疾控新未来作出贡献!
新闻推荐
(杜小春蒙炘)2月26日,嘉陵区发出启动该区第一轮乡镇(街道)志、部门志编纂工作的通知,标志着该项工作正式启动。嘉陵区第一轮乡镇(街道)志、部门志编纂工作采取试点单位与非试点单位相结合的方式同时...
青川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青川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