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记者如何练就“新闻眼”

广元日报 2019-12-01 00:58 大字

张园

新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作为新闻的传播者,记者肩负着重要使命和职责,而新闻敏感力正是记者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

新闻敏感力又被称为“新闻眼”、“新闻耳”,是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高度敏感和深入洞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迅速而准确地辨别新闻事实、价值大小的能力,决定着记者采写新闻的效率和质量。可以说,新闻敏感的强弱与新闻采访报道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呈现“碎片化”和“爆炸化”的态势,要想辨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就离不开记者发掘新闻的敏感力。作为一名党报记者,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力,首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特别是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必须练就一

双敏锐的“新闻眼”。

培养“新闻眼”要打好理论根底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要清醒意识到自己作为党的“宣传员”,首先必须要打牢理论根基,不断熔炼初心和使命。这样才能在纷繁的事件中选择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才会带着“底蕴”采访,在稿件中体现出“干货”。

著名新闻人普利策也曾讲:“只有能够在成千上万条信息中第一时间判断出何为新闻,才是一位好记者。”要会判断首先要有标准。何为标准?就是要全面准确地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以及各项政策,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

练好“脚力”是记者的必修课

新闻永远在路上,记者也是行者。作为当代党报记者,腿脚要勤、步伐要快、脚印要深。不要有“坐在电脑前”“拿着手机看”就把新闻找得出来的心态。每一个鲜活的新闻一定是记者深入到群众中发掘出来的。只有脚步走到了,新闻才能做到真实。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说过,力行而后知之真。西汉学者戴圣也在《礼记·中庸》中写道,无征不信。真实性是新闻的根本,如果记者的脚不到、眼不到、耳不到,就保证不了新闻的真实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闻界有句老话,脚底的泥土有多少,笔下的故事就有多少,心中沉淀的情感就有多深。所以,要有“新闻眼”,必须要有“好脚力”。

过硬“脑力”助力记者分辨信息

无论新媒体技术如何发展,即便有了写稿机器人,深刻的思想也只有人的大脑才能创造。新闻失去了思想就没有了灵魂。

怎么引发记者的思考?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政治敏锐,还有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俯下身子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和常年在一线工作的同志进行思想碰撞,很多优秀新闻的火花就是这样产生的。没有深度,就没有力度,就更谈不上什么舆论引领力。

新媒体时代涌现出多种方式和层次的传播形态,满足了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使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的满足,几乎成为受众的“日用品”。这就要求党报记者要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多下基层,多观察事实,多动脑子,练就敏锐的新闻敏感力,写出有温度、有力度的好稿件。(作者系广元日报社记者)

新闻推荐

打造“满意”大厅争做群众贴心人

本报讯(王菲菲黄丽华)“大爷,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11月25日,广元市昭化区政务服务中心人来人往,大厅一角,工作人...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