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科技门诊”为民解忧助民增收

四川农村日报 2019-09-04 05:38 大字

□董仙莲 仇祺赋 特约通讯员 张玉伟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广元市朝天区用好用活科技平台,探索出农村科技服务新模式,助力构建“5+N”农业特色产业大格局,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园”建设,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线咨询问症把脉

“喂,黄先生你好!昨天你咨询的关于桔梗茎根部有褐色斑点,导致植株倒伏的问题,专家已开出药方,麻烦您确认一下……”8月20日一早刚上班,“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朝天运管中心的两位分诊员就忙碌起来。

2017年6月,朝天区依托“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建成朝天运管中心,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专家共享的科技为民服务。平台本级345名专家通过“点对点”“分级诊疗”的方式为农户精准解疑答惑。全区214个村597人组成的信息员队伍,在村里为群众开展信息的收集上报、反馈传达等服务,全面护航核桃、蔬菜、畜牧、蚕桑、食用菌、藤椒、魔芋等“5+N”特色产业发展。

“感谢你们通过这个平台找了专家,保住了我的土鸡,帮我挽回上万元的损失!”就在笔者与工作人员交流的间隙,宣河镇竹坝村贫困户谭九龙打来电话,向运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前不久,宣河镇竹坝村信息员上报了一条咨询信息:“特急!我村贫困户谭九龙家有几百只土鸡,13日部分出现不吃食、没精神、毛蓬松、脑袋耷拉,粪便还带有血色,请专家指点防治办法。”咨询信息发出17分钟后,平台指定专家何晓力及时跟进作了回复,“根据你的描述,初步诊断为鸡腺胃炎,建议用胃得乐饮水配合健胃散拌料治疗,三天后如果还没见效,请再电话咨询。”

在朝天,很多人都像谭九龙这样,通过该平台的朝天运管中心解决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该平台不仅实现了科技信息及时有效共享,而且畅通了沟通渠道,解决了本地科技专家短缺难题,使群众需求第一时间得到了解决,成为群众脱贫奔康产业健康发展的科技引擎。

专家上门答疑解惑

一个多月前,宣河镇宣河村的李勤远遇到了烦心事:自家的核桃即将成熟,但他发现部分核桃树的树叶发黄、枯萎,还长了许多黑色斑点。

7月16日,一筹莫展的李勤远通过村里的信息员将问题发布到该平台。没想到第二天,朝天核桃专家、桃科研究所所长孙亮就来到了他家,现场进行了答疑和指导。

“叶子上出现这种黑斑,就是典型的黑斑病,还伴随有炭疽病,严重时连果子都会感染。马上用药剂进行防治,就没有问题。”在现场,孙亮从包里拿出便签写下:甲基托护基防治剂、农用盐霉素各1袋,兑喷雾器1桶水,全面喷雾。随后,孙亮又跟着李勤远在核桃林子里转了一圈,对其在核桃管护中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进行了讲授和强调。

其实,入驻该平台的本地专家都和孙亮一样,根据咨询问题的难易程度,通过远程答疑和现场讲解两种方式解疑答惑。孙亮自2016年成为平台本地专家以来,已回复咨询信息200余条,开展现场问诊50余次;针对共性问题,以村、组为单位开展集中现场培训近100场次。

“这个平台的建立,克服了传统人工层层传导服务模式效率低的不足,确保每个用户的产业技术需求都能得到有效解决。”朝天区教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全福介绍说,该平台始终立足用户需求,为农户提供从品种、技术、生产服务、产业规划、市场营销等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产业技术咨询近万次,开展科普服务380次,服务贫困户1200户,新型农业主体17个,累计发放平台专家和信息员服务补助31万元,技术服务为农户增收150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150余万元。

智慧改变贫穷,科技提供支撑。如今,“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朝天运管中心已成为该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康、乡村振兴、农业产业持续发展的好帮手,是免费的农业科技“120”,为全区脱贫奔康和农业产业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

新闻推荐

北街幼儿园 精心准备待“童”归来

新学期伊始,为了给小朋友们一个漂亮、干净、卫生的环境,利州区北街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提早进入工作状态,有序开展了幼儿入园...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