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画像”校正成长航向 昭化区建立党员干部政德评价体系延伸监督触角

广元日报 2019-09-04 00:44 大字

本报讯(张家栩姜德辉)“请你按照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廉洁从政党员干部的要求,举一反三,迅速整改……”8月下旬,昭化区卫子镇畜牧兽医站站长梁先龙收到了该镇党委发出的政德评价警示提醒书。

梁先龙担任卫子镇畜牧兽医站站长期间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今年5月被立案审查,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他的政德评价被扣除10分,处于黄色等级。

去年,为将监督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同时将政德建设贯穿到党员干部的日常性、过程性监督,昭化区纪委监委着手建立政德评价体系,并正式印发了《切实加强党员干部政德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评价标准、评价办法、结果运用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走出了政德建设第一步。

笔者了解到,昭化区纪委监委从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规定中,梳理归纳出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五大方面21项具体行为标准,列出三张政德操守清单,明确了党员干部政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破解了政德建设内容笼统含糊的瓶颈。

《实施意见》明确1年、5年两个评价周期,将党员干部当年受到各类问责、党纪政务处分等情况以及党员干部年度考核结果作为考评依据,分别制定了5种情形的扣分标准,采用叠加积分方式记入下年政德评价分数,凡满5年,通过叠加分数对党员干部个人和党委党组班子进行政德评价综合考评。

“我们为每名党员干部建立一份政德评价档案,全程跟踪记录受到的各类问责、党纪政务处分以及年度考核结果等情况,并根据每年评分情况给出绿、黄、红三色等次。”昭化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对政德评价处于黄、红等级的,及时发出警示提醒书,督促限期整改。政德评价档案与党员干部人事关系同步转移,5年评价周期结束后,装入干部人事档案。”

截至目前,昭化区分层分类建立干部政德评价档案6600余份,其中黄色等级20人,红色等级12人,发放提醒整改书或警示整改书36份,警示提醒谈话36人。

新闻推荐

全国红色旅游调研座谈会在广举行 提升红色景区魅力 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本报讯(记者刘怀英)9月2日,全国红色旅游调研座谈会在广元市举行。来自广元市和成都、广安、南充、巴中、资阳相关部门负责人...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