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山的哲学行走
2016年9月29日
从天雄关直上可达牛头山,海拔1214米,与大剑山遥遥相对。
剑昭公路在“牛”身上盘旋,巨石高耸的“牛头”随隐随现,我想起第一次登上牛头山的情景。
九年前我到昭化镇采访,大约也是这个季节。那时昭化区叫元坝区,剑昭旅游环线尚未修建,有个大概路坯。那时牛头山刚开始打造旅游,上山的石梯路已修好,有村民背着木板一步一步艰难而吃力地上山。道路两旁开满黄秋英,途中穿过一条七里香“隧道”,根据七里香天然长势搭架而成。虽过了花季,却分明剩几缕馥郁。
山顶有姜维太极拜水台,三国时蜀将姜维曾在此祭天拜水,与古城的山水太极相照应。这一视点被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出版的《发现四川——100个最美观景拍摄点》收录。
“峨峨上牛头,一握天在手。浩呼风四来,纷诧夔魉走。”古人登临牛头山感觉有别,今天亦然。摄影家会在此摄取独特的风光景物,诗人会在此感叹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九年前的我,只会站在太极拜水台上俯瞰四维群山,理解古人“洄澜曲涧图难肖,列壑攒峰眼欲迷”的诗境。九年足以让一个人成熟而深沉。我虽木纳,翻看九年前照片,对山川形胜、对古人、特别是对昭化古城还是多了一份理解。
俯瞰,白龙江以怎样的姿势接纳清江河,又以怎样的姿态扑入嘉陵江?两江怎样切割笔架山和翼山?嘉陵江纳白龙江后,又以怎样的姿态向南奔流而去?昭化古城为什么要“藏身”、“镇翅”?怎么“藏身”“镇翅”?正所谓站得高才看得远。
认识昭化古城,还真需要爬上牛头山,以此视点为视角。这样,城池从摆宴坝-土基坝-翼山脚下,这一迁移过程所蕴藏的历史密码,会得到最直观的解码:其实,就是古人认识宇宙、认识论(哲学思想)形成并践行的一个漫长历史演绎过程。
这,也许才是登高望远的本质意义。九年前,我却没悟到。九年前,我也像一位普通游客,重点仅在姜维兵败牛斗山的故事、姜维井的传说、宗教寺庙等等。牛王观原有的佛刹“摩云寺”,后建的姜维庙、牛王殿、马王殿等都被毁。当年我上去时正在新建牛王观。工匠们就用姜维井中的水煮饭,尽管井水有些浑浊。
姜维兵困牛头山,诸葛亮托梦姜维设坛拜出水来的故事传唱了几千年。井水久雨不溢,久旱不涸,水色随嘉陵江变化而变化,任凭多少人饮用,始终保持原有水位的现象,在缺乏简单科学常识的古代被渲染成神话也在情理之中。
爬上庙子最高一层,“地以全消险,天尤剩此山”。在绵延起伏的群山中,我发现一座酷似将军睡卧状的山形,特别是那“将军帽”,像极了姜维的头盔。回来将这张照片发表在QQ空间,惹得好多摄影家登牛头山拍“睡将军”。
“这里就是牛滚凼”,苟老师把我的思绪从九年前拽了回来。
下车,这里能看到整头牛:一列山脉自下而上斜上云端,酷似一头丰腴健硕的牛,正从嘉陵江河谷上爬。牛头山因此而名。牛头下就是牛头村,春华秋实、作为农家乐重点打造,村前一个清澈的小堰塘,这就是牛滚凼。
何为牛滚凼?
“牛滚凼就是牛洗澡的水塘,其实就是牛卧塘”,苟老师说。
传说在很早以前,陕西有位风水先生身怀绝技,探知昭化有座山里藏有一头金牛,于是循脉布地而来,终于找到了牛头山,利用当地的莎草和青藤搓了一根又粗又长的绳子,绑在“牛头”上,想凭自己的法术仙威牵走山中金牛。
风水先生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牵动金牛。于是他慌了,猛地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哇”地一声大叫,用力过猛,挣断了绳子,不但没有牵出金牛,由于惯性的作用,噗通一声滚进了牛鼻子前面的水塘。在旁边种地的一位老翁,一直在旁边默默看着这位风水先生没吱声,此时忍俊不住咧开嘴笑了。这风水先生恼羞成怒,质问老翁为何发笑,老翁说我没有笑你,我在笑牛滚凼。风水先生不知道牛滚凼为何物,不了了之。从此后,这个水塘就被称作牛滚凼。关于牛滚凼的传说,牛头村村民还有一个版本,大意差不多,都与金牛、与金牛道有关。
牛头山系剑门山东支,险峻仅次大小剑山。2009年修建剑昭旅游环线时,有一则新闻标题:“悬崖绝壁上刨出剑昭路”。现代公路不能像古蜀道那样能爬很高的坡,所以剑昭线就只有在这头牛身上兜圈子,把个剑昭金牛道碾得支离破碎。剑昭金牛古道断断续续地保护了下来,一共8段,每段1至4公里不等,总长十七八公里,成为驴友的最爱。
我从西安走过来,不得不承认,剑昭古道属于最完整的蜀道遗存。
在牛头山盘行的过程中,每每都能观山水太极,只是每处所见太极略有不同;每每都能见牛头,只是每处的牛头姿态各异。行走在剑昭金牛古道,一步一拐都有惊喜和发现,无论是风光还是心绪。
此时的我,如行走在一部哲学著作的字里行间。(熊芙蓉)
新闻推荐
高架桥——让蜀道不再难,使偏远山区发展驶入快车道城中桥——连接南河两岸,美化城市跳墩桥——历经岁月洗礼、河水冲刷,留下...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