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白马关金牛古蜀道 石牛粪金起五丁开道成

四川日报 2016-08-10 07:24 大字

位于德阳市罗江县的白马关,是秦入蜀的最后一道关隘。关口控扼川陕古道,地势雄峻,易守难攻,独特的区位又使它成为蜀都北部的门户。

在白马关口,脚下有一条保存完好的古驿道青石板路,古道上现在还留有独轮车辙的印痕,这便是金牛古蜀道。

公元前316年前后战国中开通的金牛古蜀道全长约600公里,从成都出发,经四川德阳罗江、绵阳梓潼,至广元剑阁,过剑门关至昭化,渡嘉陵江,经广元朝天区往东北方向至陕西宁强县,再经勉县到达汉中。

从白马关庞统祠经落凤坡到五丁谷的金牛古蜀道,长约2公里,在罗江县境内尚存4.7公里,是四川省将金牛古蜀道纳入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穿过白马关景区的金牛古蜀道,吸引着不少游人前来。景区内一处取名为五丁谷的景点,也总是唤起游人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想象和感叹。

金牛道又叫石牛道,得名源自“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秦国想要征服蜀国,但蜀国关山万里,道路险阻。于是,秦王便命人打造了五头石牛谋划送给蜀王,谎称石牛每天能产一堆金子。因说石牛能粪金,故称为金牛。贪财的蜀王知道后,命令五丁力士凿山开路拉回石牛。最终,道路修通了,蜀王迎来的只是普通石牛,并非秦王所说每天都能产金。

通过这条开凿的道路,秦国的万千铁骑进攻蜀国,将其灭亡。后来,人们就把这条道路称为“金牛道”或“石牛道”。

走在五丁谷境内的金牛古蜀道上,人们可以感受到古蜀时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交通险阻,也可以了解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的古老传说。当地人传言说,当时送军粮的都用“鸡公车”,久而久之就压出了很深一条槽,成了古驿道。

本报记者 袁婧 整理

新闻推荐

利州法院:党员志愿者慰问孤残儿童

本报讯(吴兰郭杨记者田志林文/图)近日,利州区法院副院长张碧芳带领党员志愿者看望广元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给孩子送去衣物等慰问品。看望中,张碧芳一行仔细询问和了解儿童福利院的基本情况,并深入监...

广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