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脱贫攻坚要处理好十个关系

四川日报 2016-08-10 07:24 大字

□龙兆学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如何攻克农村贫困“面宽、量大、程度深”这一难题,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以下 “十个关系”。

精准到户与区域攻坚的关系,即点与面的关系。脱贫攻坚贵在精准到户,因户施策。现在一些地方有一种倾向,就是不重视对贫困户的精准帮扶,而热衷于搞面上的区域攻坚。脱贫攻坚要坚持点、面结合,以点为先,抓点带面。

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的关系,即低与高的关系。脱贫攻坚是较低目标,全面小康是较高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有人把脱贫攻坚的要求与全面小康的标准混为一谈,误认为脱贫攻坚完成了,全面小康就实现了。我们应一步一个脚印推进脱贫攻坚,先脱贫再奔康。

分管负责与协同担责的关系,即总与分的关系。一些地方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责任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致使合力难以形成。这就需要处理好总抓和分抓的关系,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硬仗。

行业扶贫与专项扶贫的关系,即主与辅的关系。既要发挥行业扶贫打主力的优势,也要发挥好专项扶贫的撬动功能。在各行业项目资金具体安排上,要将农业、水务、林业等部门资金优先投入贫困村,解决好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增收产业培育问题。专项扶贫要着重把项目、资金精准到户到人。

群众主体与社会帮扶的关系,即内与外的关系。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是内因,社会帮扶是外部推力。应当既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又发挥好帮扶者的行业、专业优势,着力于“授人以渔”。

实绩评比与逗硬考核的关系,即奖与惩的关系。脱贫攻坚工作亟须建立有效的奖励、惩戒机制。鼓励创优争先、鼓励提前脱贫摘帽。对吃了苦、受了累、干出实绩的市、县、乡、村集体和个人应给予奖励。

昼夜兼程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即快与慢的关系。既要只争朝夕、又好又快地做好工作,更要杜绝基础不牢的快、不可持续的快、弄虚作假的快,要遵循规律、平心静气,实实在在解决贫困群众关心的具体小事、民生大事,积小胜为大胜,保证群众真脱贫。

产业就业与政策兜底的关系,即“造血”与“输血”的关系。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扶持其发展生产和就业,培育“造血”功能,是脱贫攻坚的长远根本之策;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政策兜底为其“输血”是现实之举。

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的关系,即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脱贫攻坚工作中,既要重点抓好贫困村的脱贫,也要统筹抓好非贫困村中贫困户的脱贫,防止只把眼光盯住贫困村的现象。

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脱贫攻坚涵盖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等方面,但每个贫困县、乡、村面临的特殊困难千差万别,脱贫攻坚就有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分。因此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要在完成“统一套装”的同时,更加注重“量身订制”。

(作者系广元市昭化区委副书记、区长)

新闻推荐

广元“网格化”民生检察工作获肯定

本报讯(丁志明罗晨方记者田志林)7月22日,最高检科技强检考察组一行在广元剑阁检察院进行调研。考察组一行详细察看了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行贿档案查询系统、“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社区...

广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