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特色农业助推农村脱贫奔小康

广元日报 2016-08-14 16:01 大字

根据广元市农村贫困地区的特点,农村贫困地区脱贫目标的实现,还得继续深挖农业潜力,围绕市场多元化、消费个性化需求,立足资源禀赋,走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是推进广元市经济建设三大主战场,实现脱贫致富、同步小康“双重跨越”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元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实现“美丽广元、幸福家园”的必然路径。

准确理解特色农业的深刻内涵。所谓“特色农业”是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农村产业链为主,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特色农业之“根”是天赋,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各地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模仿别人,只能落个劳民伤财的后果。对于发展特色农业来讲,也只有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特”起来,才能在“特”中取胜,实现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收入。

明确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思路。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朝着产业链条高附加值的环节移动,提升农业产业效益,提高农村市场整体利益水平,让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到更多的、更大的“利益蛋糕”。不同于传统农业的简单劳动附加,新型特色农业能够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农村工业、农产品物流、乡村旅游等方式,将产业链条向前向后延伸,通过创造性劳动附加更多的价值。即是说,农村发展绝不能停留在农副产品原始供给和简单加工之上,必须将农业与加工、销售、休闲、观光、体验等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打造“农业+”特色产业模式。

把握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的环节。大致可划分为定位、配套和市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在分析有利条件基础上作出准确定位。广元市贫困地区要立足于当地实际,综合考虑资源条件、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生态坏境等因素,围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水果、乡村旅游”四大产业,以猕猴桃、黑木耳、黑桃、茶叶、烤烟油橄榄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打造优势特色农产品。围绕“广元七绝”、“白龙湖有机鱼”和“剑门关土鸡”,把旅游开发、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和扶贫结合起来,利用贫困村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地域文化,发展生态观光游、民俗风情游、康养度假游,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扶贫示范村。发展农业生产是特色农业产业的起点,农业类型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发调节,但它的布局要同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相契合,这样既可以勾勒出各具特色的多重景致,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提效升级。

第二个环节就是设施和人员的配套。设施包括基础设施、加工设施和消费设施,主要是道路、通信、食宿、游乐等设施要齐备,让顾客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尽兴归。人员的配套指的是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要跟上,要组建强有力的技术团队,需从外来人才引进和人员就地培训两方面入手,要不惜代价培养一批技术高、品德好、稳得住的当地技术骨干,这种团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的简单组合,是要有丰富的、过硬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强烈的服务意识,以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实现更优更精和更美的有效供给。

第三个环节是市场。这个环节强调的是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可以通过农特产品销售、农村节事、农耕体验、农家食宿等乡村旅游活动和“互联网+”、“广元+”等新资源,将产品和服务推介出去,吸引目标顾客前来消费,并带动与农业多功能性相关的农业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生态环保、科技教育等消费需求扩张。吸引消费者只是营销活动的第一步,后续还必须下大力气稳住老顾客,发展新顾客,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不断扩大影响,打响自己的品牌。

这几个环节既自成一体又相互影响,必须在各环节精准发力的基础上整体协调推进,才能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摘掉“贫困帽”,助推农村全面小康进程。

(作者系广元市委党校高级讲师)

李碧荣

新闻推荐

关注议案提案

收入分配改革应限高提低扩中政协委员袁冰我的提案关注的是打造多点多极区域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和人民群众收入分配改革。在我看来,人民群众收入分配改革应该是政府关注的重中之重。因为政府已经做...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