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春与防汛的选择题:把水蓄在一线 把库容提前腾出来

四川日报 2016-06-14 07:47 大字

今年入汛后,四川省已出现3次明显强降雨过程。全省降雨量较往年偏多两成,省内主要江河来水量比往年同期偏多四成以上。降雨密度、强度以及河流来水量增加幅度,均堪称20年来罕见。而为了确保大春用水,全省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基本处于“喝饱”状态:四川夏天三五天不下雨,伏旱就有可能发生。

聚焦

6月3日,绵阳游仙区街子乡岳家村外,看着插播完毕的稻秧开始返青,村民刘义菊心满意足地封上田头的放水口,“过几天还有雨,估计不得放水了。”

今年大春,得益于降雨偏多和水利工程蓄水状况良好,四川的水稻栽插进度明显快于往年。不过,除了丰沛的雨水,也有严峻的汛情。如何既保大春用水,又兼顾防汛?

□本报记者 王成栋

A

难题:大春要用水,防汛要库容,水利工程咋兼顾

“这段时间暴雨多。”刘义菊说,今年的降雨比往年来得要早一些,但没有在田里形成积水,如果要泡田插秧,水渠仍是主要依靠。

今年天气的影响实实在在。

入汛后,仅仅5月,四川省就出现3次明显强降雨过程。全省降雨量较往年偏多两成,其中,广元偏多一倍。嘉陵江、沱江、岷江、渠江等省内主要江河来水量比往年同期偏多四成以上。

进入6月,形势更加严峻。6月1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月度气象会商情况:6月全省将有5次强降雨过程,盆地东北部、盆地中部、盆地南部、川西高原南部和攀西地区降雨量较往年同期偏多1—2成。

这样的降雨密度、强度以及河流来水量增加幅度,均堪称20年来罕见。

而出于确保大春用水的考虑,入汛前,全省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基本处于“喝饱”状态。在汛期,这些骨干水利工程就是调峰拦蓄的主力军。

去年,四川省提前半个月着手准备汛末蓄水,入春后,全省各大水利工程蓄水状况明显好于往年,蓄水量超过80亿立方米。大春栽插完毕之前,这些库容尚不能立即腾空。

都江堰管理局供水科科长徐兴文记得,过去曾数次发生刚入汛,部分水库就放空的个案,“夏天三五天不下雨,伏旱就有可能发生,但水库却没水可放了。”

即便是今年,也难说大春可以“靠天吃饭”了。省农水局相关负责人说,综合数据分析,入汛后的强降雨分布区域、分布时间相对集中,且降雨量不足以帮助农户完成大春栽插,“五月份降雨量是不少,但小春作物收割时候,田里放空了,就算是收割后降雨,一亩水稻泡田到栽插,也要两百多方,这个是自然降雨没办法满足的。”

而随时可能发生的强降雨考验着各地的防汛能力,也在考验水利部门的智慧:既不能缺水,又要为防汛预留空间。

B

对策:把水分流到山平塘,栽插时间少一半,库容提前腾出来了

四川各大水利工程、灌区管理单位打出第一张牌:分流库容。

省农水局农水处处长陈鹏说,各大灌区是“长蔓结瓜”,即分布着大大小小数以千计的山平塘、蓄水池和小型水库。将大型水利工程中的水量,分散输送至山平塘、蓄水池和小型水库,一来可以将水资源送至大春用水一线,二来可以提前腾出库容。

武引管理局负责人说,依据往年经验并综合年度气象资料分析各地大春用水量及所需水量,分流库容的重点地区,被圈定在灌区边缘地带、丘陵地区。“这些地方要么离灌区取水口距离远,要么输水困难。往年大春,它们都是整个灌区最晚完成播种的。”分流库容,不是为了分流而分流,“那样的话,还不如直接放到涪江里头去呢。”

今年3月底,武引管理局便开始对灌区进行首轮输水,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从3月31日至4月26日,管理局先后向游仙、梓潼、三台、盐亭、射洪等地输水2400余万立方米。

5月9日,入汛后首场强降雨来临之际,第二次输水拉开帷幕。经统计,两次输水总量超过0.84亿立方米。

在正式分流库容之前,武引管理局提前对灌区内的渠道进行整治,共清理渠道1263公里,确保渠系畅通。

提前给灌区输水效果如何?

截至6月3日,武引灌区内的五个主要用水县均完成栽插任务一半以上。其中,盐亭和射洪两县已经完成计划播种面积;游仙、江油、三台灌区已完成80%以上,梓潼灌区完成过半,是近年来,播种速度最快的。“这样还好些,水提前放到山平塘里头,插秧的时候,不用等管理局协调放水了。”刘义菊说,今年大春,仅仅三天全村10公顷水稻就全部栽完,而往年“都得等到上头放水,一个星期都不一定搞得赢。”

C

预防:留够抗旱用水,多余的蓄水按计划排走

省农水局统计,截至6月5日,全省已完成水稻栽插面积193万余公顷,占计划栽插面积的98.62%。水稻种植区19个市州已有13个结束大春栽插,4个完成九成。

大春播种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水利工程中剩余的库容该如何处置?

答案是:留足应对可能发生伏旱的水量,其余全部排走。

6月3日,在确定灌区水稻全部栽插完毕、未来三天有降雨的信息后,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同安镇附近的三门寺水库打开闸门,一天之内,15万立方米水量溢入沱江。“咱们这里比场镇上高了二十多米,还是谨慎点好,汛期少一点水就多一点安全。”三门寺水库管理组组长邹泽全说,水库设计容量是260万立方米,死库容是40万立方米。放空15万立方米水量后,水库还有15万立方米水量可以调度,“我们的灌区小,只有五六千亩水稻,这些水足够用。”

与三门寺水库一样,已经完成大春栽插的川南、盆地南部和盆地东部的部分水库开始“卸货”——打开闸门,有计划地将部分蓄水排走。“我们的要求是留一点。”省农水局水库处负责人说,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各地水库管理单位可以密切关注库区及周边近期天气变化、水库水位变化,“各地根据具体的情况,酌情调度库容,原则是:把准天气变化、留足未来应对伏旱的水量,剩下的水尽量放走。”

预计今年夏季,川南等地部分时段仍有发生中等伏旱的可能,因此在忙着防汛的同时,酌情蓄留库容也是必要的,“总之,一切要遵从‘留足防汛空间,留够抗旱能力\’。”

新闻推荐

川陕甘毗邻地区11所市级党校齐聚广元研讨

本报讯(记者向朝伦程文雯)7月14日,来自四川、陕西、甘肃的11所市级党校及其相关县区党校负责人、教师聚集广元,举行主题为“强化主业主课意识,提升主课质量”的川陕甘毗邻地区市级党校论坛年会,围绕如...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