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首映式上《爱在北川》感动观众

绵阳日报 2012-10-14 04:16 大字

10月11日下午,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礼堂里十分热闹,由该院广播影视系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以“爱在北川”为主题的8部微电影,在此举行了首映式。学院的200多名师生到场观看了这8部微电影。

用电影语言

传递地震后的爱与怀念

首映式放映的第一部微电影名叫《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由石志勇同学带队完成。在几分钟的播映时间里,该片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表达了人们对“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怀念之情。

当《爸爸的信》播映时,现场观众感动得落泪。这部微电影由大四学生陈朝伟等8位同学完成。该片讲述了一名工作不在状态的“80后”邮递员送信时,常遇到一名站在巷口等着爸爸来信的小女孩。小女孩一直没收到过爸爸的信。邮递员小伙后来才知道,小女孩的父亲在“5·12”特大地震中因公遇难了,妈妈对小女孩谎称爸爸到了遥远的地方工作。于是,邮递员小伙开始模仿小女孩的爸爸给她写信,给了小女孩父爱与希望,小伙对自己的工作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据陈朝伟介绍,这部电影的剧本只有1000多字,但拍了100多个镜头,共花了4天时间,每一名参加的同学工作起来都非常认真。

创新创作

弘扬传承羌族文化

在拍摄过程中,一些同学还尝试把广告和微电影结合,由大三学生蔡辰昊导演的牛奶广告微电影,将牛奶广告巧妙地融入到了亲情、爱情和友情三个故事中,讲述了牛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温暖与欢笑。

值得一提的是,由19岁女生汪丽的团队制作出品的微电影《指上年华》,以独特的视角和拍摄手法,向观众讲述了北川绣娘的故事。汪丽这位来自广元市“麻柳刺绣”之乡的姑娘告诉记者,她从小在家乡跟着外婆学刺绣,一直想要宣传羌绣文化,于是和几名同学创作了《指上年华》。汪丽说:“这部片子的主要拍摄地点在北川禹里深山,我们经费不足,拍摄条件差,剧组里的好几名女同学都辛苦得掉眼泪。但是,出于对微电影的热爱和老师的鼓励,大家克服困难,用了五天时间,拍出了《指上年华》。”

当天首映的微电影还有《望乡台》、《筑城》、《我在北川》、《类似鱼》等。记者看到,这8部微电影以“爱在北川”为主题,围绕“5·12”特大地震,用电影语言讲述了北川民风民俗和群众生活。来自川音的70多名同学,分成8组自编自导自演,通过电影视角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对羌族文化的保护传承。

《爱在北川》

冲刺中国微电影赛

据该系列片的指导老师孙丽介绍,这8部微电影于9月26日在北川统一开机拍摄,主要取景点在北川新县城的巴拿恰商贸一条街、抗震纪念园、新北川中学等地。同学们在拍摄过程中吃了不少苦,但事后大家都表示收获很多。她说,通过这次的微电影拍摄制作,同学们把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从而对自己的不足也有了更客观的了解,对于同学们以后的学习与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激励有志于电影事业的莘莘学子,川音绵阳艺术学院举办了首届“金峰杯”微电影大赛,《爱在北川》作为参赛作品,在首映式之后,其中的优秀作品,将于今年10月中旬参加“首届中国微电影大典赛”。

(本报记者 田明霞 实习生 钱双文/图)

观看微电影《望乡台》

新闻推荐

百名专家来绵研讨治疗“心衰”

本报讯为提高心力衰竭的治疗水平,交流重症心脏病基础研究、临床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新理念和新技术,11日,由省继续教育会主办,四O四医院心内科承办的“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暨指南与实践、急性冠...

广元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元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