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锣鼓”有特色响彻山村千余年

四川日报 2020-04-09 06:47 大字

在剑阁县最北面的剑门关外上寺乡,有一个奇特的地名叫“猫儿村”。

相传很久以前,猫儿村有一位威信很高的冯姓长者,为了促进当地土著与外来移民的和谐共处,防止农闲时山民无事赌博,既破财又害家,他组织山民聚在一起敲锣打鼓。锣鼓一响,山民们都来围观看热闹,渐渐形成了欢乐的气氛,逢年过节喜欢乐器的山民就来凑热闹,彼此间没有了本姓和外姓、本地与外地的隔阂。他们称所打的锣鼓玩艺儿为“闹年锣鼓”,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加工和完善,如今成了享誉川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川北锣鼓”。

追根溯源,剑阁最初“闹年锣鼓”的形成与当地的民歌、舞蹈、唢呐、花灯一样历史悠远。

先秦时期惠王伐蜀,击鼓励兵将中原地区的文明引入古蜀国。不过那时的打击乐器比较单一,以鼓为主的打法也很简单。先民还用鼓和锣惊猴子吓野生动物,保护庄稼和行人的安全,后来配以钹丰富了乐器,并用于婚丧嫁娶、祭祀等民俗活动中。因猫儿村地处剑阁最北边,所以他们就把“闹年锣鼓”改为“川北锣鼓”。

如今,“川北锣鼓”有30多个曲牌,160多折。它来源于生活,通过鼓、锣、钹几种简单打击乐器,不断变化的敲击,快慢节奏的演变,让人突感山野之清风扑面而来。曲牌的名字更是充满了山乡泥土的芬芳,如:表现喜庆的“福禄寿喜”,表现祈福祭祀的“观音扫店”,表现思乡思亲的“一封家书”,表现动物情趣的“马咬牛”“地麻雀”,表现劳作的“铲毛芋子”“长七锤”“一捆柴”等。

近年来,“川北锣鼓”再次绽放异彩,上寺乡猫儿村成立了猫儿村民间文艺队伍,村民们唱山歌、跳民舞、敲腰鼓、打锣鼓,把小山村的业余文化生活搞得红红火火。

本报记者 燕巧 整理

新闻推荐

邮储银行广元市分行 用心用力用情抗疫积极推动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邮储银行广元市分行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采取强有力举措,将各级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落细落小落实...

剑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剑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