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双素手 一缕银丝 一份异彩

四川农村日报 2017-06-09 05:12 大字

银花丝手镯。

杨丽在工作中。

尚未制作完成的龙舟。

蒋志全为木材划线。新华社照片

“小迷糊”阴差阳错爱上千年银花丝

编者按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的第12个文化遗产日,也是我国的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就在明天,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将盛大开幕,国际非遗系列大展、非遗竞技等一系列活动将纷纷登台,展示文化遗产的魅力。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心灵的震撼,是时间之于人类的记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其背后为之努力的人。他们或许默默无闻,却无一例外选择了在寂寞中坚守前进。他们才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里最打动人心的风景。从今日起,本报记者为你讲述故事——《我是传承人》。

杨丽

银花丝工艺90后学员

银花丝是成都最具特色的汉族传统金银工艺品,在中国明清时就已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它与蜀绣、竹编、漆器一起被誉为成都工艺的“四大名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以高纯度白银为原材料,作品造型别致、玲珑剔透。据史料记载,成都的金银器制作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熟练掌握了金银器制作的高超技艺和手法。

□本报记者 左杉 文/图

一根根粗细不同的纯银丝,先勾勒出图形边框;两只灵活的手再飞快地填充编织,上下穿梭、左右堆砌之间,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便跃然而出……纯银丝作线,再加一双素手,所构成的这项巧夺天工的技艺,被称作“银花丝”工艺。

而今,这个有着1700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银花丝迎来了新的“手艺人”。她用自己的手艺和智慧,在传承银花丝技艺的同时,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银花丝新天地”。

剑阁姑娘进城务工阴差阳错走进银丝世界

6月2日,闷热的夏日午后,太阳晒过的大地懒洋洋的。

穿过林荫小道,记者走进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都银花丝”传承人道安的工作室。在大小不足200平方米的房子里,分散排开几张古色古香的座椅,随意堆满了各种小刀子、卡片、黑乎乎的石棉网……几十个学员眼睛牢牢地盯在案桌上,双手拿着镊子、小刀等工具,正在紧张制图、粘贴……

而在一个偏远的小角落,90后学员杨丽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独自端坐在案台前,左手拿着喷火器,右手拿着小镊子,不停翻转被烈火炙烤的银花丝。当她打开喷火器旋钮生起火的时候,动作干净利落,周身有种一丝不苟的专注所带来的光芒。

焊接,是杨丽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也是成都银花丝一百多道工序中难度颇高的技艺。

杨丽今年23岁,家在剑阁县农村,没有读过多少历史文化书籍。人称 “小迷糊”的她,在3年前对银花丝压根听都没听过。“我第一次见到银花丝是在道安老师的店铺里。当时,我来应聘店铺的收银员,没想到道安老师却告诉我,工作室缺人手,问我愿不愿意学习焊接工艺。然后一切就阴差阳错地发生了……”憨厚爱笑的杨丽用细手捂着小嘴,笑得很轻松。

“小迷糊”初学艺误把焊银丝当成配钥匙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杨丽第一次坐上银花丝制作台,面对着锤子、铁砧、镊子、剪刀、钎子、大小锉刀等一大堆工具,“好像开了个铁匠铺。”杨丽大失所望,回头便问道安老师:“咱们这是做银花丝啊,还是配钥匙啊?”生性活泼的杨丽,最后还是拗不过道安老师的循循善诱,慢慢地静下心来,仔细学习焊接知识。

这一焊,就是三年。

“小迷糊”平时大大咧咧,可遇到问题就喜欢较真。“我这个人平时丢三落四的,一旦真碰到问题,那可就是干上了。”杨丽聊起自己,牙齿不由地微微地咬住了嘴唇。

一把喷火器、一把剪刀、一个耐火石棉板、一份设计图纸和粗细不等的银丝,就是全部的工具和材料。在密闭而又冰冷的工作间里,所有的焊接工序全靠杨丽的技艺和经验,失败了再来,再失败了再继续……如此反复,成就的或是一个精巧的镂空花瓶,又或是一只引颈长鸣的雄鸡……每一根银丝当中,双手间注入的,都是杨丽虔诚的心血。

固执小银匠挫折中爱上千年工艺

随着接触得越多,了解也越深透,杨丽也慢慢地爱上了这份工作。“制作银花丝工艺品时,艺人们所用的银丝最细的仅有人头发的一半粗细,而粗的也仅有几毫米,像一根根明亮柔软的银丝挂面。通过填丝、垒丝、穿丝等手工技法,制作出一件件神奇的手工产品,诸如形态自然逼真的苍松、翠竹、梅花、兰草以及活泼可爱的鸟兽虫鱼等。银花丝制作工序非常复杂,从银材料提纯开始,包括提纯、拉丝、手工绞合、焊接、洗色、抛光、防氧化处理等数十道工序……”杨丽一边制作银花丝,一边告诉记者。

“在道安老师的工作室里的学员多是80后,也有90后,大都是被精湛的制作技艺吸引而来。每天做做工艺品,时间自由,看着心情愉悦。如遇好友来访,嘻哈欢笑,便是人生快活。”不同于别的年轻人,杨丽既没想过什么商业运作,也没什么索求,谈不上宏伟蓝图,接的活计都是老师安排介绍而来,屋内陈设简单粗陋不讲究。她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位有经验的小银匠。

龙舟匠人的46年手工“船”说

蒋志全

木质手工龙舟匠人

龙舟,是端午节赛龙舟活动的热门利器;制作传统的木质手工龙舟,却是一个“冷门”手艺。据悉,传统的手工造龙舟技艺在四川省难觅踪迹,而蒋志全是少有掌握此技艺的传人。

□本报记者 任云 文/图

“明天又要带队去青神县参加龙舟比赛,我要为比赛做准备。”6月7日,在新津县杨牌村,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村民蒋志全。他是龙舟队的舵手,掌握着龙舟行进的方向。更让他骄傲的是,比赛用的船是他自己造的。蒋志全今年63岁,是村里远近闻名的懂得制作木质手工龙舟的老匠人,4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和传承着这项“冷门”手艺。

不用图纸造船全凭“感觉”

新津是水城,河流纵横,赛龙舟是当地端午节一项重要的习俗。这些年来,县里河道上跑的龙舟大半是“蒋龙舟”,不仅如此,青神、乐山等地每年都来租借他的龙舟进行训练。蒋志全造的龙舟在湖北、湖南、广东等省也打出了名气。

手工造龙舟是蒋志全的家传手艺,从爷爷、父亲传到他,祖孙三代都造龙舟为业。自17岁起,他就跟着父亲学习造龙舟,一造就是40多年。

造船有十几道工序,每一步都很讲究。蒋志全一般先从新津周边地区收杉木,“杉木轻巧耐腐,是造龙舟的最佳材料。”然后,用锯子和刨子将杉木削成平滑的板子,先制作船身,再制作船底。制作船底也叫起水,即拗弯龙骨,呈流线型。“船跑得快不快、稳不稳就看这个做得好不好。可以根据需求做成斜底或平底,斜底船跑得快,平底船稳定性好。”

接着将船身与船底组装起来,接缝处刷上桐油灰以防水,然后就是画龙舟,用红、黄等颜色的漆将船刷上底漆描上龙鳞,再装上之前雕刻上色的龙头和龙尾,一艘龙舟大体制作完成。一个人单独造一条龙舟最快需要半个月。

蒋志全造船,没有图纸,依靠划线做辅助,尺寸把握全靠 “感觉”。造一批15米长、重达两三百公斤、能乘坐20人以上的大龙舟,蒋志全可以将误差控制在40公斤以内。而按照行业标准,误差能控制到50公斤以内就是高手。“别看玻璃钢造的龙舟不怕日晒雨淋,它不一定能跑过我们的木质船。”对自己的造船技艺,蒋志全很有信心。

寻找接班人传承文化记忆

目前蒋志全有十几条船,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条已经有20年。“以前龙舟比赛都用的木质船,近些年,使用玻璃钢材质的船越来越多,木质船主要用于训练。”也有的地方买木质龙舟,但蒋志全更多的还是出租龙舟。对于收益,蒋志全算了一笔账,一条龙舟出租一年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制作龙舟成本在5000元,但是租借所需的人工和运输成本高,请一个人一天两三百元,再扣除平时的保养费用,赚不了多少钱。

每年的端午前后,是蒋志全最忙碌的时候。对蒋志全来说,制龙舟不仅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也是一项事业,还承载着端午节的文化记忆。

现在村上懂得手工造龙舟的人已经不多了,蒋志全最大的愿望是将自己一身的好手艺传下去。蒋志全说,他的女儿在外地工作,不喜欢做这个。他现在带了3个学徒,从学徒到出师最快也要三四年,可学徒们平时还要外出打工,还没有学到造船核心技术。

不过,让蒋志全高兴的是,近些年人们开始关注手工龙舟制作技艺,来他这里进行参观体验和制作龙舟的人们多了起来。前不久,成都一所学校组织了200名六年级的小学生前来参观,娃儿们很感兴趣,动手很积极,这让蒋志全觉得很欣慰,“先让大家了解这个手艺,如果有愿意学又肯吃苦的年轻人来学,我会将这一身手艺全部教给他。”

新闻推荐

涂山乡出现野生娃娃鱼钓者放生大自然

本报讯(李长禄记者朱斗峰)近日,剑阁县涂山乡东河村村民李映周在住宅附近邱家河钓起来一只5斤多的“四脚”怪鱼,叫声像婴儿哭。村民纷纷前去看“稀奇”,有位80多岁的老人说也没见过这种鱼。该鱼头部扁...

剑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剑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