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高山上的村小

南充日报 2014-12-01 20:12 大字

11月25日,记者在走访南部县双峰乡青龙宫村时发现,在该村840多米的九龙山上有一所村小。村小位于这座山的620米高处。因为一对坚守村小近30年的夫妻,使广元市剑阁县和青龙宫村等地的20个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学生,能够就近读书。

老师少学生多 丈夫喊回在外打工的妻子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这所村小时看到,这座2层楼高的村小教学楼本是村蚕桑合作社的房子。学校有2个班,包括幼儿园、一年级和二年级。其中幼儿园和一年级的学生共同在一间房内上课,今年46岁的李玉芳是这个班级的数学老师,已在此坚守11年。而她48岁的丈夫冯志英已在村小坚守28年,教授二年级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课程。

记者在二年级教室看到,教室内有7名学生,50多米长的教室内除了黑板、桌椅等物品外,还放有6张双层床和一张木制大床。“住得近的学生放学就回家,15个家离学校远的学生就在学校过夜,周五再回家。”冯志英说。

记者在交谈中得知,冯志英在1983年考上南部县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青龙宫村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当时学校共有7名老师。2000年时村小合并,部分老师被调走,虽然也有新老师调入,但不久后也被调走。“2003年时,学校只有4个男老师,学生却有90多个,我就喊在外打工的妻子回来帮忙照看读幼儿园的学生。”冯志英告诉记者,到2013年时,村小里年龄较大的老师都已退休,目前学校就只有他们夫妻俩在此任教。

“夫妻俩长期坚守在村小,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就近读书,村民都很感动。”青龙宫村党支部书记袁斌说。

学生逐年 减少他们要坚守到最后

如今,这所村小还有20个3岁至8岁的学生在此就读,他们是来自南部县双峰乡青龙宫村、龙马镇村、麻溪寺村和广元市剑阁县长岭乡玉台村的留守儿童。“我们每周五送学生回家,有的学生需走1个多小时才能到家。”冯志英介绍说,由于这些留守儿童是和爷爷奶奶居住,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年龄较小的孩子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如果去乡上学校就读,他们的爷爷奶奶又得花钱租房,所以只能在青龙宫村小读书,当他们读至3年级后,具备了一定生活自理能力,再去乡上小学就读3年级。

随后,记者来到教学楼2楼的厨房看到,四壁有被熏黑的痕迹,厨房内放着一口正在蒸饭的砂锅,里面盛着白米饭,饭下面是四季豆和肥肉,用勺子一铲,里面的菜以四季豆居多。

冯志英告诉记者,他每学期都要杀一头猪,够学生吃一学期。“现在家里还养着7头猪,我和老婆每天晚上下课后轮流回家喂猪,早上再来学校,另一人留在学校照顾过夜的学生。”他说,冬天时,学生取暖只能靠烧柴,他和妻子在周末时就一起去砍柴或雇人砍柴。在每年4月份缺水时,他们还要去挑水。

目前,这所村小学生数量逐年减少,每年大概减少10个人。“条件好一点的学生要么去乡上读书,要么和打工的父母一同外出,留在村小的学生都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冯志英告诉记者,因为他是在编教师,为了让这里的学生有书读,他也多次拒绝了调回乡上任教。“这里离乡小有20公里路,还得过条河,得有人留在这里教这些学生。”他说,只要有人来读书,他和妻子就要坚守在这里。

记者发现,教室内的课桌和黑板都是崭新的,李玉芳告诉记者,那是丈夫的同学去年捐给学校的。在学校不远处,冯志英计划为学生修建一个新厕所。他自己出资请工人把场地平整出来后就没钱了,现在处于停工状态。学生们依然在又旧又臭的砖瓦平房如厕。

新闻推荐

甘孜供电公司结对共建促管理近日国网甘孜供电公司与国

甘孜供电公司结对共建促管理近日,国网甘孜供电公司与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创新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两个公司工会主席带队深入乡城县公司,就班组建设开展专项帮扶指导。在乡城县公司四星级的客户服务班,通...

剑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剑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高山上的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