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吃“螃蟹” 个体户“长”成企业家
38年 市场主体数量增长254.1倍
截至目前,顺庆区民营企业、个体户户数已增至58427户,占全市市场主体的50%以上,与1980年仅有229户相比,38年来数量增长254.1倍。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顺庆区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61.9%,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 对该区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75%。
●吴雍
吴兴富是改革开放后顺庆的第一批个体户。
1978年12月,改革开放春雷乍响。顺应改革大潮,吴兴富成了顺庆区第一批个体户中的一员,并成为“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
事实上,改革开放不仅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更成就了不少如今民营经济领域的风云人物。从“无业游民”到最早一批“万元户”,再到如今的民营企业家,改革开放成就了一批敢吃“螃蟹”的开拓者。
“无业游民”成为“先富起来”的人
“1980年还没有打工一说。我初中一毕业就回家务农。那个时候农村很穷,土地还没包干到户,连饭都吃不饱。”虽然已经过去了近40年,但对于曾经在农村的生活,吴兴富仍清晰地记得,“一天三顿饭能吃饱一顿,都是一种奢望。”
改革开放的春风很快吹到了顺庆。为贯彻“国家、集体、个体一齐上”的方针,南充在滨江北路、果山街、涪江路、文化路划定摊区,设置货棚,鼓励、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吴兴富回忆说,为了能跳出“农”门,过上让村民们向往的城市生活,他卷起一床烂棉絮,毅然进城,在果山街摆起了地摊。
“那个时候城里人很多是不愿意摆地摊的。在他们眼里,我们干个体的统称‘无业游民’。”吴兴富介绍说,当时果山街最早一批个体户干的都是些小营生,比如修理钟表、卖锅碗、做小吃等。虽然都是民生消费中需求较大的小买卖,但在那个年代,社会上仍然流传着“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的说法。
“尽管当年身边很多人对我摆摊一事指指点点,但我却最早成了‘万元户’。”吴兴富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于1993年进驻赛丽斯高档服装专柜。
个体户“升级”为企业家
个体经济的兴起,激发了市场化变革。随着顺庆批发零售市场的不断繁荣,1987年,西门市场开始筹建。建成后,吸引了全国10多个省、市的个体户进入市场设点经营。
“来西门市场前,我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人们口中的‘万元户’。”1990年,在广元苍溪练摊的何红梅,怀揣练摊收获的4000余元钱进入西门市场,做起了日用百货批发生意。“在西门市场做起批发生意后才发现,‘万元户’这个目标太低了,第一年光纯利润就赚了7万多元。”何红梅说,她十分幸运,赶上了改革开放后川东北货物流通领域的第一波市场化。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全国出现的办公司大潮中,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壮大的顺庆区个体户们,纷纷开始“升级”,从个人经营升级为公司制企业、合伙企业或个人独资企业,民营经济在顺庆初具规模。
“1996年,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我申请注册了一家商贸公司。”何红梅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逐渐成熟的市场经济,给了她更好的发展机会。她将经营范围从日用百货扩大至服装鞋帽等领域。
如今,何红梅的商贸公司已交给女婿管理。每次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她都感叹说:“是我的运气好,赶上了好时候。”
何红梅说,尽管自己已经退休,但她能够感觉出,这些年来顺庆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不管是“多证合一”“一站式服务”等办事流程上的简化,还是政策上的扶持,都给了生意人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闻推荐
苟志“自从老邓开始养鳖,我就没出去打工了,在他的带动下,我开始养蚯蚓,他提供蚯蚓种、技术和包回收,我一年可挣4万多块,家也照...
苍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苍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