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鳖好能手带富众乡邻
苟志
“自从老邓开始养鳖,我就没出去打工了,在他的带动下,我开始养蚯蚓,他提供蚯蚓种、技术和包回收,我一年可挣4万多块,家也照顾了,钱也挣了,还没啥风险。”近日,笔者在苍溪县石门乡中梁村9组走访,村民寇和德逢人便说。
全村建成450亩养殖基地
石门乡中梁村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境内有两座小(一)型水库、两座小(二)型水库和大水塘堰67口,总库容300多万立方米,充沛的水利资源奠定了发展水产养殖得天独厚的条件。
邓文生和父亲都是水利人,身为一名老水利干部,他对水有着独特的情怀。由于本村的气候、水源都符合一些特殊的养殖条件,让他有了灵感和动力。
几十年来,邓文生利用工作之余,一直研究水产养殖,并带领全家人全身心地投入,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新建养殖池塘122亩,除养殖草、鲫、鲤、鲢、鳖、娃娃鱼(大鲵)外,主要研究孵化中华鳖苗(苍溪鳖),如今每年能出池成品养殖产品3万余吨,纯收入10多万元。
邓文生参加工作就跟随父亲在三林水库守库。他对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有深厚感情。在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全村的父老乡亲。邓文生说:“我要通过自己探索的养殖技术带动全村共同致富。”
“邓哥这人厚道,他不断扩大养殖基地,现在全村有15家养蚯蚓,是他找的我们这些乡亲发展养殖,他提供种子、技术,还包回收,我们每年可实现收入4万多元。”中梁村5组周朝勇如是说。
通过邓文生的带动,辐射周边村有125户发展水产养殖,邓文生主动提供技术指导,有求必应。他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通俗、易懂、快接受、好操作。目前,全村投入1400多万元,建成450亩养殖基地,随着带动效应,这个“朝阳产业”如滚雪球越滚越大。
“最美渔村”吸引外地养殖户纷纷入驻
如何让乡亲们参与到产业链的“养殖”,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
2018年,邓文生与村“两委”商议,利用县水务局支持配套项目资金126万元流转一组农户土地50亩发展集体经济,新建13口鱼塘,建成后采取“四折两保+分红”的模式助推该村脱贫攻坚。将126万元中的10%折算为村集体股,20%折算为39户贫困户扶贫股,20%折算为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发展股,50%折算为全村农户372户产业发展股;保证农户土地租金每亩400元;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每年按银行三年定存基准利率向39户贫困户168人保底支付利息;项目投产后,所得利润按2:2:1:5的比例分给村集体、贫困户、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和全村所有农户。
如今,“最美渔村”已初具雏形,筑巢引凤,吸引了一些外地养殖户纷纷入驻,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人均增收15000元。
邓文生养的“苍溪鳖”4次参加省农博会。他有一只“模特鳖”,已33岁,体重10多斤,曾有人出10万元买,他不卖。每次有人来他的养殖场参观或学技术,邓文生都要让这只“模特鳖”出来亮相,作为他养殖场的“形象代言”。
新闻推荐
本报讯(汪会玲)东青镇中心卫生院承担着全镇2.1万余人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及签约服务等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今年,...
苍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苍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