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苍溪县皮肤病性病防治院医生走村入户服务患者

广元日报 2017-09-24 01:34 大字

本报讯(黄庭寿)近日,苍溪县皮肤病性病防治院医生李凤荣在正午的阳光下,匆匆赶往陵江镇河山村。年近七旬的李琦看到满头大汗的李凤荣,感动得不行,连忙把他迎进屋里。像往常一样,李凤荣仔细检查了老李的爪形手、义肢,询问饮食起居。得知老李还能开“火三轮”挣钱补贴家用,李凤荣十分高兴,临走时拍着老李的肩头说:“好好保重身体,千万记得晚上睡觉要带上眼罩!”

李琦是一个麻风病患者。1979年,老李开始发病,手掌严重变形,眼睛不能正常闭合,被送往龙亭山麻风病防治医院。因为溃疡久治不愈,被迫截肢。经过精心治疗,老李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膝下三儿一女先后成家。如今,李琦在村里访亲戚、到邻家,自由出入,好多人都知道他患有“怪病”,但并没有嫌弃的意思。

“麻风病”“癞子”“龙亭山”“皮防院”,这是苍溪县皮肤病性病防治院的独特标记。1958年,该院建于距离县城70公里的漓江镇龙亭山上。1989年,从龙亭山迁到县城后,先后在多地打“游击”。2010年在陵江镇三清村新建住院综合楼,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全县麻风病防治的需要。

“回家治疗方便了麻风病人,也促成了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但客观上大大加重了医生的工作负担,因为我们每年的随访要达到100%,一个都不能少!”谈到麻风病防治,该院院长董庭文有一些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自豪。

翻开颜色已经泛黄的患者档案,个人经历、患病症候、收治疗效、随访记录非常详细。院里的每一个医生对自己随访病人的住地、现状如数家珍。群防群治,是防治麻风病的有效手段。“治疗仅仅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方面,患者融入社会、自食其力,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欣慰,”防治麻风病30载的李凤荣道出了所有医生的心声。

同样令人欣慰的是,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的观念,正在全社会形成共识:陵江镇文焕村一位经过治愈的七旬老人,邻居不肯接受。医生赶到他家,专门做了热气腾腾的包子,邀请邻居一道品尝。邻居从此改变了认识,老人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云峰镇73岁的陈婶,20年前接受治疗后回到家庭。如今,她管护梨树80株、苹果树5株、广柑树30株,养蜜蜂5箱。每年割蜜的时节,游客争相采购。陈婶不仅没受歧视,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1958年至今,苍溪累计发病508人,现存麻风病患者167人。其中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超过100人,自己养活自己的达到三成以上。经过多年努力,全县麻风病患病率由建院初期的32/10万降至1.95/10万,防治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如今,全县麻风病患者均纳入了低保补助范围,其中12户享受了五保户政策。(文中麻风病患者均为化名)

新闻推荐

邓良家先进事迹简介

邓良家,男,苍溪县人。2014年9月,邓良家成立了苍溪县龙山镇家华苗木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00万元,发展社员156人,流转本村土地300亩,发展红心猕猴桃果园50亩,生态苗木种植基地200亩,蔬果采摘基地30亩,各类家...

苍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苍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