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引领调结构“三权分置”激活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苍溪禅林实践路径
张俊文/图
“免耕连作、侧土配方、良种良法、机械收割......”随着新技术新机器的推广运用,一地地小麦犹如戏法般瞬间变成了金黄色的颗粒,让苍溪县禅林乡种粮大户王燎原喜笑颜开:70多亩小麦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28000公斤,实现总收入6.44万元。这一可喜的转变,得益于苍溪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种什么——市场决定
两年前,该乡龙潭河边大小方块田有10多块,归属20余农户。传统的种植模式,小规模的生产方式,让农业的种植成本高,产出效益低,大大削弱了农户的种植激情,导致多处良田被荒芜,杂草丛生。
守着金土地过着穷日子,究其原因还是观念的落后,种什么?怎么种?一直困扰着广大干部群众。
一年前,禅林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落户龙潭河边,整理农田200多亩、新修机耕道4.2公里、渠系3.4公里。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让王燎原看到了发展的契机,于是与当地村组群众签订了土地流转承包合同,开始了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农业发展之路。
“种粮安天下的传统思维已不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跟着市场调结构。”禅林乡乡长张华说,种什么已不再是群众所决定的,更不是政府能做主的,这必须要由市场来决定。
禅林乡位于县城西南22公里处,全乡辖12个村,79个组,2668户,10863人,拥有良田沃土16000余亩,山顶有星罗棋布的山坪塘,河沟有12处竹节石河堰,山腰有白桥水库主干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禅林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先天基因。如何让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资本,禅林乡手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尚方宝剑”走出了一条勇于实践之路。
截至目前,全乡根据市场行情、海拔位置、土壤条件、种养习惯等综合因素,因市利导、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大力发展核桃2000亩、猕猴桃1338亩,银杏1000亩、桂花1000亩、菩提800亩、柑橘800亩、罗汉果200亩,培育猪牛羊养殖大户30余户,脆鱼养殖大户10户。百花齐放、星月环绕的产业格局生动呈现。
怎么种——群众决定
“我联合周边5户农户,采取土地合作形式,建立了一个20亩的脆鱼养殖塘。”卧云村一组王学紧邻龙潭河,水源条件较好,适合水产养殖项目,但因其年岁大又没技术,发展产业有顾虑。成立土地合作社,请种植能手或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来经营农业是土地经营的一种新模式。禅林乡农技站站长王友志说:“土地‘三权分置\’让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离,能最大限度挖掘土地潜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在前力村,长年在外跑客运、搞工程的罗朝江,在当地党委政府《回乡创业激励办法》的吸引下,去年底回到该村,承包流转土地300亩,建起了养鱼塘,种起了不知火、皇帝柑、大垭等特色水果。并与前期创业的马永胜达成合作协议,利用其温氏养猪场的排污物作为果园和鱼塘的营养料,达到了废物利用,循环种养,形成了抱团取暖、相互协作的良好创业氛围。
在青山观村,23户农户的5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给业主山玉卫,搞起了乡村旅游。农户除享受每亩400元的土地租金外,还有一笔可观的园区务工收入。
在铃旗村,10多户建卡贫困户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建起了核桃园,每年土地分红户均达到1000元。
“农业的未来要依靠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之类的规模农业来支撑。散户只有融入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去,被带动起来,才能在技术、品质、效益上走向更高层次。”乡党委书记温仕雄说,禅林乡在放活土地经营权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闻推荐
昨(2)日,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日前农业部畜牧业司发布了《关于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名单的公示》,名单包含21个省(市、自治区)的56个县,其中四川省苍溪县、蒲江县、南江县3县进入公示名单。去年4月1...
苍溪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苍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