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田野的希望——记全国劳模、苍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孙达义
罗瑜平本报记者刘敏
在小城苍溪,有一位很受欢迎的农技推广站站长,他的名字叫孙达义。他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已有30余年,主要负责全县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生产,以及科学防治病虫害、科学施肥等工作。全县粮油生产实现8年持续增产,总产和单产均超历史水平,这里面就有他的艰苦努力。
扎根生产一线,倾情服务农业
1983年7月,刚参加工作的孙达义就被分配至东溪驻区。东溪全区都处于山区,生产条件差别大。作为一名农业科技人员,他深知自己的工作重心在田间,服务对象是农民。不管是寒冷的季节,还是酷热的时候,只要生产需要,他都义无返顾扑在生产第一线,尤其是在农业生产遇到病虫害危害和风、雹、大雨、大雪成灾的时候,更是首先下到生产第一线去,与群众战斗在一起。
近年来,在搞重点、抓高产示范的时候,每年开展技术讲座、技术培训10多场次,培训推广农业科学技术2万多人次,指导农业生产技术近百万亩,还经常下乡了解生产存在的问题、处理农作物生产中的问题。不管工作有多么苦多么累,他都从来不叫一声苦,说一声累。他热爱农业、农村工作,把农业、农村工作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在同行中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他多次被县农业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开展科研攻关,推广先进技术
孙达义自参加工作以来,不断探索粮油高产技术。为帮助当地群众收获更多的粮食,他把自己简易的办公室变成“实验室”,用对比法来研究育秧技术,终于研究出温室育秧的理论和技术,在全县推广,使苍溪县从此告别了“孵鸡”式的育秧历史。
2002年任站长后,为促进全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他想方设法开展高产试验,在高产创建活动中走在了全市前列。为了方便观察,他经常在田坎上用树干和稻草搭一个遮风避雨的窝棚,在里面居住,哪怕狂风暴雨,他都坚持不懈。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2009年他主持完成的玉米高产创建,经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百亩攻关产量创出了730.26公斤/亩、万亩高产创建达到了616.6公斤/亩;2009—2012年主持完成的小麦——玉米套作高产创建整乡推进,经绵阳市、广元市农业局组织专家现场验收32000亩,高产创建平均达到了380.7公斤/亩。全县粮油高产创建面积每年都在10万亩以上,为苍溪粮食连年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建立专合组织,提升农业效益
孙达义通过建立专合组织,与企业联姻,狠抓粮食产业化。十多年来,全县已建立38个粮食专业合作组织,打造了漓山大米、华耕大米、梨山面米等省市优质粮食品牌,提升了农产品综合效益,探索了比较完整的粮食产业化发展经验。通过采取合理化布局,在全县发展优质水稻、优质小麦、优质玉米、优质花生、优质油菜、优质红苕,订单回收面积累计达200万亩,共增加产量4900多万公斤,增加产值9800多万元,为企业增加效益3600余万元。
孙达义对农业农村的贡献,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给了他很高的荣誉。2003—2004年水稻“三百”丰产工程被四川省农业厅表彰为先进个人,2006—2007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被四川省农技推广总站表彰为先进个人,2008—2009年粮油高产创建工作被四川省人事厅、农业厅表彰为先进个人。2011年12月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2012年10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四川日报讯(记者林凌)5月22日,出席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800余名代表,陆续从全省各地汇聚成都。记者从大会会务工作机构获悉,截至22日18时,27个代表团已全部完成报到工作。记者在多个报到点看到,来自各行各...
苍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