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渡 那一抹红色记忆
□特约记者 刘徽 见习记者 文鹤淞 文/图
昨晚8点30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长达21分钟的纪录片《智取嘉陵》,这是继10月3日央视播出该片后再次播出的无删减版。央视连续两次播出《智取嘉陵》,引起受众强烈反响。据悉,这是由中共苍溪县委宣传部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
时间追溯到80年前,由徐向前领导的红四方面军集结苍溪县,在此强渡嘉陵江,踏上了长征的征途。红军指战员面对嘉陵江江宽水急的复杂水文特征,敌军烧毁渡船、集中兵力沿江看守等种种不利局面,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借着一片竹林掩护,在敌军眼皮底下紧急造好渡船,瞒天过海。先是趁夜色掩护于塔子山渡口渡江成功,随后势如破竹,一举攻下了剑门关,这次战役歼敌一万余人,国民党苦心经营的沿江防线一夜间土崩瓦解,并为中央红军北上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今,红军强渡嘉陵江的塔子山渡口已建设成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的苍溪红军渡再一次成为热门景点。这里不仅是当年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更是青少年接受红色教育的经典启蒙学校。
红军渡坐落在苍溪县城西的西武当山下,深秋时节的西武当气候凉爽宜人。红军渡功勋馆、烈士陵园掩映在景区的一片苍松翠柏之中,彰显着这里无处不在的红色文化。
走进景区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左手边的功勋馆。馆前,是强渡嘉陵江战役纪念碑;馆内,美名榜石碑上铭刻着所有苍溪籍烈士的英名。据了解,当时仅有 28万人口的苍溪县,有3万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在不到两年时间里,进行过大小战斗100多次。献出宝贵生命的有25000多人,其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6000多名。
从功勋馆出来,穿过广场,便来到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展厅里的内容都是以红军在苍溪县的战斗事迹和长征渡江战役为主题,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和影像资料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那个枪林弹雨的岁月。行走在纪念馆内,这些最真实的记录,感人的画面,星星点点地洒进心田,让人们从中了解到当初无数红军战士投身革命的高尚精神。
走出纪念馆园区,我们沿着石梯拾级而上,两旁绿树环绕。漫步在这肃穆的道路上,两旁绿树掩映郁郁葱葱,凉爽的绿透露出大地的生机。走到半山腰,一座烈士陵园在绿色秀景中格外引人注目。不少当年从这里出发的老红军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百年之后回到这片曾经战斗过的土地,长伴在无数牺牲的战友身旁。看着眼前一座座记载着他们生平事迹的石碑,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初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崇高的理想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来到山顶的仰天楼,远眺山脚的古渡口,潺潺的嘉陵江由北向南,呈U字型在山下环绕而过,一弯碧绿清澈的江水,似一条彩带环绕青山。这里依山傍水,山高林密,自然山水交相辉映,景色宜人。当初拦在红军战士面前的嘉陵天险已经面目一新,新建的两座大桥将嘉陵江两岸连接在了一起。曾经荒无人烟的渡口两岸,已经修建起了高楼大厦,曾经偏远的战场,正在变成游客市民游览观光、漫步休闲、品味革命先烈长征精神的文化胜景。
沿着另一条路下山,一座道观映入眼帘。道观里传来的阵阵钟声在山间回响,游客在这里寻幽探古,感悟历史,苍溪县浓厚的道教气息和周围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人文自然在此相得益彰。
即将离开景区的我们,来到了红军渡景区标志铜质塑群像前。这座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拨款建成的塑像系紫铜板冷锻制成。黑色大理石砌成的塑像底座上镶嵌着徐向前元帅挥毫题写的“红军渡”,格外光彩夺目。塑像上红军战士怒目圆睁,抿紧嘴唇,神情严肃,仿佛当年杀声震天的战场再现。据了解,2001年“红军渡”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红军渡风景区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新闻推荐
提升法治意识 尊法守法用法 ■汉源县政协:常委会议学法 以身作则守法 ■苍溪县政协:专题视察法院 助推司法为民
■汉源县政协:常委会议学法 以身作则守法 ■苍溪县政协:专题视察法院 助推司法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