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吹“宴请酒席”散
11月24日,巴中市经开区东锦社区居民杨国富迎来70岁生日。在以往,这样的寿辰通常要宴请众多亲朋,这次,杨国富却没办生日酒席。
这样的改变,也发生在65岁的张泽学身上。
酒席风一度盛行的当地,为何有了这样的变化?
□任薇 本报记者 庞峰伟
酒席风气盛
村民不堪其扰
东锦社区是经开区新建的安置房小区,目前已入住902户居民,他们来自化成镇、石门乡等30多个村(社区)。搬进安置房,曾经的村民身份也转变为社区居民。
以前,村民面临着同一个困扰:酒席风气盛,人情开支压力太大。“吃一次酒最低要送200元,这都够我跟老伴吃好久了。”从兴文镇双桥村搬来的杨清禹抱怨,有时一个月要接到好几起宴请。前几年村里一户人新修了猪圈要请客,他陷入了两难:不去,多年的老熟人了,面子上抹不过;去,口袋再多钱也经不住这个掏法。
“现在办酒席已经成了一些人敛财赚钱的途径。”社区居民陈江说,每年光是走人户就要花上万元,但是家里又没什么大喜事,不找个名头办酒席收点钱回来就太亏,于是大家不得不绞尽脑汁找名目办酒席。
同时,有的宴席长达好几天,不仅浪费食物、钱财,还带来噪音扰民等问题。
转变旧观念
破旧俗算清账
今年,这种大办酒席的风气却在东锦社区悄悄发生着变化。社区主任杨勇辉介绍,居民们入住近一年来,社区内还没有办过一次大型酒席。
走进东锦社区,入口处竖着一块显眼的宣传展板:弃大操大办,行勤俭节约。
“去年底以来,村民们陆续搬进安居新房,如果大家都办酒席,那社区就没有安宁的时候了。”杨勇辉介绍,经开区有关部门通过组织专人宣讲、发放宣传手册、告居民信等方式,引导、劝说居民不办乔迁酒,不大操大办宴席。
更管用的办法,是跟居民算清账。杨勇辉说,如果一次宴席摆20桌,每桌8人,每人送200元礼金,扣除菜品、酒水成本后,剩余1万多元。“当前看是赚了,但以后还礼,按最低200元算,也要支出两三万元,实际上是亏了。”算明白这笔亏本账后,搬进新房的社区居民渐渐不怎么办酒席了。
在社区服务中心,有一块居民意见收集展板,写着“不办生日酒、乔迁酒,升学不宴请客人”,上面签满了居民的签名。“办宴席很麻烦,也浪费。”正是接受了勤俭节约的“新理念”,杨国富没有大办70岁寿宴,只是邀请了几个至亲到家中小聚。
风气变好了
人情味更浓
随着酒席风气的逐渐改变,居民的行为举止也更加文明了。不随地吐痰、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在外就餐不浪费……东锦社区居民正迈步在摒陈规、树新风的道路上。
酒席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会淡吗?
随着入住居民的逐渐增多,为了加强邻里关系,东锦社区还经常组织各类文娱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以前在村里时,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要么看电视要么打牌,很单调。”居民张泽学如今参加了社区的老年文艺队,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居民李玉菊每晚都要到社区广场跳坝坝舞,她说:“社区的风气好了,人情味不减反更浓,大家的日子才能越过越美。”
新闻推荐
——四川省党员学习《准则》《条例》知识竞赛综述□本报记者陈松张立东“经过激烈角逐,省国资系统代表队决赛夺冠……”1月9日,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党纪党规印我心——四...
苍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苍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