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修“小农水”村民热情高
□苟志 本报记者 徐凯 文/图
新年伊始,苍溪县虽然天气很冷,但干部群众自发投入,大兴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情不减,1月27日,记者走进这片热火朝天的现场。
点燃冬修水利“一把火”
1月27日,素有苍溪“南极”之称的五龙镇积雪压顶,习习寒风似小刀撕割着脸庞。
在石板村四组,“大堰塘”坝上10多个村民正忙碌着运送石料、开挖土方、衬砌堰壁,忙得忘记了寒冷。“这是我们村唯一一口大堰塘,全组200多人就靠这口堰塘吃饭,自从冬春水利建设开始后,在县水务局技术人员和镇水利干部的指导下,我们自己集资进行整治,保证今年庄稼用水。”组长张文江说。记者了解到,苍溪县水务局成立了9个技术联挂领导小组,同时,采取领导包乡镇、技术人员包村组、水利农机干部包工程,实行三级联动指导,确保技术指导力量中间不断档、两头不脱节,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冬春水利建设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县水利发展大局,作为水利行业主管部门,有责任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苍溪县水务局局长陈大凯如是说。
五龙镇石板村四组地处旱梁之巅,有3个山平塘,总蓄水量不足9000立方米,全组的生产生活用水受到制约,村民为水发愁,因水而穷。自2012年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启动以来,村民自发掀起水利建设大会战,人平筹资200元,投入2台挖掘机,3辆运料车,对“大堰塘”底部进行清淤,对塘坝进行整形、加高、加宽……
“这口塘整治后,蓄水可由以前的8000多立方米增加到3万多立方米。”张文江说。
“一碗水”要变“一塘水”
“我们这个村叫‘一碗水村\’,通过水利项目的实施,使我们村的水利设施大变了样,‘一碗水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江水村了,不仅种田用水有保障,还搞起了养殖业。”白鹤乡江水村主任杨远侯感慨。
白鹤乡江水村有山平塘36口,因修建时间长,渗漏严重,蓄水不足20万立方米,因长期缺水,素有“一碗水村”之称。
2012年冬天,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在该村实施,全村的村民自发投工投劳、筹款出钱,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区人平筹资50元,家家户户投工投劳参与“小农水”项目的实施。元旦期间,虽然下了大雪,他们也没有停工,因天太冷,不能浇筑混凝土,他们就开挖沟渠、回填土方……风雪中,村民们干得热火朝天。
“我们拟在该村投资280多万元,新建渠道1.3公里,整治山平塘19口,新建蓄水池3口,通过项目实施后,可新增蓄水3万多立方米,恢复蓄水5万余立方米,改变‘一碗水村\’多年缺水的状况。”苍溪县委书记何海生道,去冬以来,该县共投入3000多万元,累计投劳200多万个,开挖土石方300多万立方米,新建、改建、整治各类水利工程20000余处,有力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何永东记者刘川)6月18日上午,随着5扇底孔弧门徐徐落下,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开始下闸蓄水,水电站2号机组转子同日吊装完成,为夏季汛期嘉陵江下游防洪和首台机组发电打下...
苍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