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刘慷本报记者侯静王小泗是广元市苍溪县东青镇东明村四

四川日报 2012-03-23 19:13 大字

□刘慷 本报记者 侯静

王小泗是广元市苍溪县东青镇东明村四组农民,高位截瘫20年。残疾没有打败王小泗,反而让他交出3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和1000多首(篇)诗歌(散文)。他被人们称赞为 “苍溪保尔”。

1968年,王小泗出生在东青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他和很多农村孩子一样,投身建筑行业找饭吃。20岁时,他只身前往青海打拼。正当他准备施展拳脚大干一番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改变了一切——他被一辆飞驰而来的货车撞倒在人行道上,导致高位截瘫。“你只剩下4年左右的时间了。”医生的话浇灭了王小泗对生活的希望。

转机发生在一个温暖的黄昏。母亲照例给王小泗端来洗脸盆。在母亲转身的瞬间,霞光映照着母亲清瘦的背影。王小泗一低头,只见床前的水泥地板上,满是母亲为自己端汤送水留下的印迹。他心想,母亲年岁已高,却没享过一天福。原本该儿子服侍她,可她却要长年伺候儿子。想到这些,王小泗的眼泪夺眶而出。与此同时,保尔、张海迪的形象出现在他脑海里,他对自己说:“他们也是高位截瘫,他们能成功,我也能!”

就这样,王小泗从学习自理生活开始。王小泗的身体向左、向右活动不能超出30度,他就在床上准备了四根棍子延长手臂:一根长竹棍用来理被盖,两根短木棍用来开关电源、找书,一根竹筷用来开启电脑。这四根棍子就像王小泗的亲密朋友,和他形影不离。

“同是高位截瘫,保尔·柯察金能写出伟大的作品,我可不可以写出几首诗歌呢?”亲历“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王小泗开始用手中的笔表达自己的感情。

凭着执着和激情,王小泗从完全不懂平仄到能够完成一首完整格律的古体诗,仅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4个月后,王小泗的古体格律诗歌被地方文化单位收藏,并上存至国家博物馆。

自己的努力第一次得到专家、大师们的肯定,王小泗心中充满自豪,激情再次被点燃,他又开始了更大的探险——涉足从未接触过的现代诗歌和散文以及小说。

努力终于有了回报。王小泗被广元市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他创作出古体(含格律)诗歌和现代诗歌1000余首,散文30余篇,纪实和报告文学类5个中篇。最近,他创作的小说《辛风苦雨》也即将由中国文献出版社出版。

新闻推荐

月的川北苍溪阳光下油菜小麦迅速黄熟全县来万农村劳动

5月的川北苍溪,阳光下,油菜小麦迅速黄熟。全县40来万农村劳动力中外出打工人口达20多万。在这要忙抢收忙栽种的季节,留守在家的老弱者和困难户心里那个急呀。就在这个时候,该县4000多名机关和乡镇干...

苍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苍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