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书”收藏市场故事多
南国早报记者刘豫/文邹财麟/图
曾陪伴几代人成长的“小人书”,如今成了继瓷器、书画、钱币、邮票之后的第五大收藏热点。人们没有料到,小时候几角钱能买到的“小人书”,如今身价可以翻上几千倍,当年被出版社当废纸卖掉的手稿,如今的拍卖价格动辄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不久前在上海举行的一场纸品拍卖会上,高价拿下大部分连环画藏品的买家就来自广西。在呼风唤雨的“小人书”收藏市场里,广西的故事还挺多。
A《刘三姐》的奖品是一支钢笔
2015年,广西连环画藏家蒋晓东与蒋黎杰等人,曾相约一起前去拜访画家邓二龙,将自己收藏的作品拿去与他交流。
邓二龙看到自己的作品,目光里流露出惊讶与怜爱,仿佛看到离散多年的游子突然回到父亲膝下。当时已76岁的邓二龙拿着自己的作品《刘三姐》,深深叹了一口气,说:“我自己都没有这本书了。”随后,他又拿起另一本——朝花美术出版社51年前出版的作品《哈迈》,轻轻地摇摇头:“这本也没有。”
邓二龙认真地在每一册作品扉页上签名钤印。当签到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初版《戚继光抗倭》时,停下笔问:“听说这本书值700多元了?”蒋黎杰赶紧告诉他,700多元是十年前的价格了,如今市场上这样品相的藏品,在四五千元左右。邓二龙听完,不住地点头。
闲聊中,邓二龙提起连环画《刘三姐》的创作经历,透露自己在创作之时,没去过桂林,但因为自己的出生地在龙州,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那里的山川、大河、风土人情,都是典型的壮乡风光和民俗。他从小在那片土地上长大,有着生活基础,创作起来也就得心应手。获奖后,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选举行表彰大会时,广西美术家协会代领了奖品,给获得三等奖的邓二龙发了一支钢笔。
B广西藏家自创“连友”称号
连环画收藏圈中,藏家们都自称为“连友”,但说到“连友”这个名字的由来,还和广西的藏家蒋晓东有着直接的关系。
1993年,热爱连环画的蒋晓东在工作之余,也致力于促进连环画藏家之间的交流。那时候网络还不够发达,藏家们通过书信来沟通。“要用一个怎样的方式,才能将大家的交流信息都集中起来,方便更多人了解呢?”年轻的蒋晓东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
几番尝试之后,蒋晓东开始利用自己的美术特长和编辑专业技能,做了专门的手抄小报,刊载内容全是连环画的信息与资料,并取名为《连友》,然后复印邮寄,以供各地的藏家们互相交流。
当时,蒋晓东以笔名“李葳”给国内著名的连环画收藏家王家龙寄了一份《连友》。王家龙收到之后非常高兴,欣喜于终于有人愿意为连环画发声、为藏家们搭建交流平台,王家龙当即提笔回信,并在圈中表示支持。
而蒋晓东创出的这个“连友”称号,也就逐渐成为了连环画藏家们的自称。如今,全国各地都有藏家们举行定期的“连友”交流聚会。
C年初拍卖会上的最大赢家
在连环画收藏圈里,来自黑龙江的收藏大家刘精民以红色主题连环画收藏著名。今年年初,他的藏品在上海开拍,引来藏友们关注,但大部分藏友因为疫情原因无法赶至现场。广西连环画藏家蒋黎杰得知这一消息后,克服种种困难赶到现场。
蒋黎杰说,这次的体验让他终生难忘。原本他想着现场参与人数少,竞争应该不算激烈。谁知,同样有网络拍卖、电话委托的隐形藏家在幕后推波助澜,拍卖会上的一部分拍品就是网络竞拍、电话委托拿下的。而拍卖现场,拍卖师几乎每分钟落搥一次,根本没有给人思考的时间。
让蒋黎杰庆幸的是,他在去上海之前,就根据个人的藏品基础、收藏方向及经济状况做足了功课,计划除个别有特殊意义的藏品外,专攻红色连环画,有选择性地针对品相好的藏品下手。有备而来的蒋黎杰当仁不让,一举拿下了自己喜欢的大部分藏品。最终,在刘精民放出来的361件藏品中,蒋黎杰成交了59件藏品,成为此次竞拍中收获最大的藏家。
新闻推荐
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罗明“壮族三月三”,广西歌海如潮。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广西籍的老师们都非常想念故乡,在线上欣赏“...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