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文化资源
专家建言
李富强
“壮族三月三”,八桂共佳节。“三月三”——一个古老的民族传统节日。如今,“壮族三月三”已是广西特有的法定假日,成为广西特色的文化符号。
壮族“三月三歌节”至迟在宋代已经成形。《岭外代答》记载:“上巳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驰(绣球)。男女目成,则女受驰而男婚已定。”“三月三”正值春耕前夕,万物勃发、生机盎然之时。人们除了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外,也在田间地头对歌甚至择偶,期盼人丁兴旺。明代,赶歌圩是壮族人“三月三”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歌圩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了丰富的发展。邝露的《赤雅》中有关于民间歌会的描述。清代是“三月三歌圩节”非常兴盛的时期。“木棉飞絮是圩期,柳暗花明任所之;男女行歌同入市,听谁慧舌制新诗。”清代诗人留下了不少描写歌圩的诗篇。现如今,“壮族三月三”既发展了赶歌圩的节日民俗,又继承了祭祀、扫墓等习俗,成为壮乡儿女一年一度的盛会。
“三月三”又是多民族的共同传统节日。除了壮族之外,侗、仫佬、毛南等民族也有“三月三歌节”的传统。
追根溯源,“三月三”曾是中原华夏民族和汉族的重要节日,古称“上巳节”。《诗经·郑风·溱洧》生动地描述了这一节日。殷周时期,人们在春天去水边游玩。因为时乃季节交替之际,为防疾病还会水中沐浴。久而久之,沐浴的日子逐渐固定在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先秦之时,这个日子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因为主要活动是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魏晋时期,“上巳节”开始被明确更改为“三月三”,并逐渐演化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又称曲水宴)的节日,由此便形成了上巳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曲水流觞。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曲水流觞是在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上巳之日,当天42名士在曲水流觞之间赋诗37首,酒酣耳热的书圣王羲之即兴挥毫为诗集作序,留下了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法经典之作——《兰亭集序》。至隋唐时代,“三月三”“上巳节”逐渐回归民间百姓生活,从上层贵族到草根百姓,人们纷纷参与其中,增添了许多新的习俗。宫廷里,君王会在那一天大宴群臣,场面极其恢弘。诗人陈希烈的《奉和圣制三月三日》、白居易的《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都生动描述了个中盛况。而在民间,老百姓纷纷选择外出,或到风景秀美、花草繁茂的郊野游玩、踏青,或曲水泛舟,登船赏春。诗圣杜甫《丽人行》即是当时民间“三月三”活动的真实写照。
“三月三”的传承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缩影。由于中原汉族上巳节与清明节、寒食节的时间几乎重合,从宋朝开始,汉族上巳节、寒食节渐渐与清明节三节合一,于是上巳节逐渐式微。而在壮族等少数民族中,上巳节却演变成为“三月三歌节”,传承至今。
由此可见,“壮族三月三”是汉族与壮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的文化传统,是少数民族和汉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例证,是壮族等少数民族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因,因而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文化资源。我们要高度珍视和充分利用这一民族瑰宝,继续高质量地开展好“壮族三月三”文化活动,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推动“壮族三月三”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和弘扬“壮族三月三”的文化精髓,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新闻推荐
河南广播电视台“神仙节目”《2022清明奇妙游》加入广西元素 他们在桂林山水间踏歌起舞惊艳全国观众
扫码看视频本报讯(记者李宗文)竹排上站着身着长衫的文人,嘴里还唱着山歌,就像当年刘三姐撑着竹排顺江而下对歌的场景。竹...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