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飞行事故:132名遇难者DNA比对工作已完成 两部黑匣子译码工作正进行
3月28日,搜寻人员在事故现场工作 新华社发
3月28日,“3·21” 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举行第九场新闻发布会。民航局航空安全监察专员、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在会上介绍,目前,132名遇难者的DNA比对工作已完成,遗骸遗物移交方案和分类移交标准正在逐步完善。
132名机上人员
DNA比对详细情况披露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法医物证技术处处长刘开会在发布会上表示,事故发生后,公安部立即制定了遇难者个体识别工作方案,搭建了遇难者身份识别DNA专项比对工作平台,组织全国20个省区市公安机关,采集132名机上人员生前DNA样本和亲属DNA样本。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派出30人专家组赶赴现场,与广西200余名公安刑事技术人员一起,开展现场勘查工作,机上132名遇难者身份全部确认。广西梧州市殡仪馆负责接收现场搜救组移交的遗骸遗物,目前已妥善保管。
两部黑匣子
相关译码工作正在进行
朱涛介绍,到27日上午为止,失事航班的两部黑匣子均已找到,相关译码工作正在进行中。但是大型空难调查仅依靠黑匣子提供的数据往往不足以还原事件全部真相,因此在推进译码工作同时,相关人员还在尽最大努力收集尽可能多的飞机残骸和与事故相关的视频、目击信息。对已找到的残骸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对视频拍摄者与目击者进行访谈,对视频拍摄设备、时间、地点、拍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努力,一旦调查取得重大进展,将及时公布。
大型机械28日
进行深土层作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介绍,救援进入第八天,目前,消防救援队伍的主要任务是搜寻遇难者遗骸遗物和飞机残骸。
28日,大型机械对核心区坠机点进行深土层作业,为防止可能残存的航空器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压缩气体等易燃易爆气、液体火灾风险,搜寻人员从27日开始启动现场安全监护方案,从外围消防车集结区铺设了两条长约2公里的供液水带干线到核心区域,准备了中高倍泡沫和释放器具,设置了防御阵地,同时布置三个流动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小组持续开展可燃、有毒气体浓度检测。
累计找到
飞机残骸和碎片36001件
截至28日12时,搜寻人员累计出动15640人,对核心区和周边重点区域进行反复搜索,累计搜索面积约37万平方米,找到飞机残骸和碎片36001件。
据朱涛介绍,目前,事故现场核心区挖掘、遇难者遗骸收集、飞机残骸清理工作正按照科学、严谨的工作原则有序开展。事故核心区地质灾害应急监测设备安装投用后,指挥部组织对核心区地质灾害风险、不稳定斜坡开挖风险进行了重新评估,制定了后续大型挖掘机械进场参与作业的工作方案,拓宽通往核心区的外围便道。
朱涛还表示,截至28日12时,累计接待遇难者家属626人,组织遇难者家属累计809人次到事故现场悼念。
总体开挖土方量
17000立方米
据郑西介绍,连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按照现场搜救组指令,先后组织900余人次开展地质勘探、边坡监控、施工作业、现场协调等工作,出动小型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平板车、吊机等设备30余台,累计投放竹排9000余片,在核心区及周边区域总体开挖土方量17000立方米。
28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又投入80余人,大型装载机2台,14米长臂大型挖机2台,小型装载机、挖机6台。按照民航部门划定的作业范围,继续挖掘飞机残骸和其他物证。
基本掌握飞机残骸
大致分布和深度
桂林理工大学教授吕玉增在发布会上表示,技术人员对事故发生地的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地质和水文条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重点分析了飞机撞击对地表和岩土层的结构破坏、掩埋的飞机残骸探测等问题,使用探地雷达等测定飞机撞击对浅部岩土层破坏,以及飞机残骸的分布情况,于24日完成数据处理、解译,基本掌握了飞机残骸在地下的大致分布和深度,为研究制定核心区域开挖方案,开展搜寻工作提供支持。
37个核酸检测点
累计检测39502人次
发布会上,朱涛还介绍,截至28日10时,37个核酸检测点累计核酸检测39502人次,完成办公区和酒店消毒累计约59.9万平方米。在核心区设置4个消洗点,消杀面积累计约2.56万平方米,核心区外围消杀面积累计约5.03万平方米。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
新闻推荐
广西加快推进货车违法超限超载治理 广西规划布局43个公路超限检测站和287个不停车超限检测点
本报南宁讯(记者/吴丽萍通讯员/黄春秋)3月25日,记者从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经自治区政府同意,该厅制定的《关于加快公路超限...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