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借力国潮 演绎更精彩的广西故事

南国早报 2022-03-07 11:10 大字

南国早报记者刘豫见习记者陆欣楠

在不同的人眼中,国潮文化形式各异,标准不一。它或是使博物馆展厅里千年岁月的文物“活”起来,或是艺术工作者对传统文化进行的突破和创新。总的说来,这是越来越多人在社会潮流推动之下建立起来的文化自信。当我们把目光放回广西,如何将本土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与国潮相结合,演绎更精彩的广西故事,已经成为时下人们最关切的问题。

1国潮文化源起博物馆

说到国潮的兴起,就绕不开故宫博物院曾掀起的文创风潮。当皇帝戴上了墨镜,仕女比起了“yeah”,这些有着前卫设计、搞怪个性和娱乐精神的文创产品,戳中无数年轻人的心。在这股风潮的带领之下,国内各家博物馆的主动“破圈”,推动了国潮之风的盛行。

“从现在国潮市场的发展来看,很多国潮文化的源起之地正是博物馆。”广西博物馆协会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邱莉告诉记者,无论是去年的《唐宫夜宴》还是今年的《只此青绿》,这些节目走红的背后,都离不开博物馆的助推。“国潮的兴起,也让我们文博人看到了文物的活力在于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在国潮风刮得正盛的当下,邱莉认为,将广西历史传统文化与“国潮”文化相结合,能“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动起来”“让文化亮起来”。令人欣慰的是,广西的各家博物馆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尝试。

以广西博物馆为例,近几年推出的一档文物普及类微视频节目《馆长说宝》,由馆长担当主讲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轻松娱乐的方式来讲述文物故事,这样的创新形式迅速俘获了众多粉丝。此外,该馆借助文物开发的一系列文创产品,将广西的历史结合其中,巧妙诠释。博物馆人正在通过宣教活动和文创产品的开发,让更多的年轻人加深对本土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

2借助国潮凝聚艺术力量

不久前,百度与人民网研究院联合发布了《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在过去10年里,国潮文化受到的关注度上涨超5倍。在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青年艺术工作者逐渐成为主力。相比前辈,后浪的脑里有想法、手里有工具,满载着行动力,用他们独特的方式,与国潮体验进行着亲密接触。

“广西本土的艺术工作者有自己的特色,我想带着大家走出去,展示自己。”麦里是一名艺术策展人,在广西年轻的文艺群体中,有着一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他已经决定在今年5月,带着一个从南宁萌芽成长的大树生活节,去到云南丽江,与更多的观众见面。

从2018年的无聊艺术节,到如今的大树生活节,麦里坚持策划各类艺术展,就是为了让“有趣的灵魂相遇”。国潮文化的兴起,无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在他看来,南宁的展览、剧场、演出越来越多,艺术氛围正在变好,而这种显而易见的变化,和国潮文化密切相关。“我们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热爱这座城市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希望它能变得更好。”

“诚恳的东西一定最打动人。”麦里认为,想要创造拥有民族特色的国潮,必须要根植于广西传统文化的土壤。“创作没有捷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真正地去了解传统文化,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被大众所认可,才能真正地代表广西,向所有人展示。”

3“文艺两新”推动国潮创作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文艺两新”成了一个热词。今年年初,广西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联盟、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南宁举行。这个组织中的成员,不少都是广西本土创新开辟文化艺术新形式的新锐文化先锋,有多次斩获区内外重量级专业奖项的音乐制作人,有在中外之间搭建艺术交流渠道的跨国经纪人,也有从草根剧场走上广西春晚的相声社团班主。

新鲜的领域、新奇的理念、新颖的题材。揭牌仪式当天,广西“文艺两新”交流展示主题展令现场现众耳目一新。峰值动漫展、剧读会、青秀·新青年戏剧节等多个展区,将这一群体“新的文艺类型、新的从业身份、新的运营模式、新的受众层面、新的创作机制、新的艺术思维”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记者注意到,观展的观众在为这些艺术家的创新表达竖起大拇指的同时,也都忍不住赞叹一句:“很有国潮范儿!”

广西文艺两新联盟秘书长雷嘉莉表示,在当下的文化创意领域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年轻态表达的国潮风格,正好与“文艺两新”的特质有着共通之处。未来,广西的“文艺两新”群体可以借着国潮的势头,传承和发扬广西的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创作出体现广西民族风情和山水风情的艺术作品。而“文化两新”的发展,也能促进国潮文化在新时代下绽放更多光彩,更好地彰显广西文化自信。

新闻推荐

13、16版中缝:声明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已与以下人员解除保险代理合同,现执业证声明作废,姓名及执业证号如下:浦小坚000018...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