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给自己写悼词的人 读饶平如《平生记》
这标题也是编辑的后记。这句话是对饶平如这本书的事实性陈述,同时也是对饶平如这个人物的最好刻画:这该是多么豁达的一个人啊,在世时居然把自己的悼词都写好了。
几年前读过饶平如的《平如美棠》(广西师大社2013年5月版)。书里,从未有过绘画经历的饶平如为妻子绘制了300多幅内容简单但主题突出的画作,并辅之以朴素的文字和小诗。看到饶平如这本关于个人生平传记的书后,两本书一结合,饶平如与毛美棠的生活才显得丰富完整,饶平如对妻子毛美棠的爱才显得更有生活底蕴。
饶平如生于1922年,1958年下放到安徽接受“劳动教养”,此时36岁,正值当年,自然也应是家里当仁不让的顶梁柱。饶平如“劳动教养”一年半后获得“新生”,但也仅仅是在皖西“留地就业”,直到58岁才回到上海老家工作生活。
这是一本朴素的书,朴素的书是留给像饶平如这样朴素的人。朴素本身也会构筑一种强大的人性磁场,毕竟寻常百姓本就是一部部朴素得掉渣的个人史。饶平如的记性相当好,他笔下记录的那些小事清晰得就像发生在昨天,又像是对同龄人记忆的一次轻轻呼唤。当母亲带着儿女准备去看露天电影时,结果因为一次火灾而错过。虽然饶平如家境尚可,但在那个年代,看电影毕竟不多,遗憾尤深;许多人记忆深处,都有过偷拿父母零用钱的经历或者冲动,还有偷偷模仿大人吸烟一些人之所吸烟大抵从模仿开始的,饶平如感同身受;大哥大嫂半夜偷偷起床烧鳝鱼面的细节是相当接地气……饶平如的文字简单直白,没有那种刻意的故弄玄虚,丰富的生活细节跃然纸上,一件件往事就像镶嵌在我们生活中的一根根毛细血管。至于里面的那些绘画,更是与《平如美棠》一脉相承,纯朴而又风趣,依旧带有丰子恺的幽默风格。
饶平如的一生经历了不少劫难。置身于那个动荡坎坷的年代,个体的命运就像漂浮于波涛汹涌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唯有奋力拼搏,才可能赢得一丝喘息的生机。饶平如度过了还算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成年之后加入抗日大军,后又参加内战。他对战争的着墨并不多,真正在他人生中留下深刻记忆的,除了专门用一部书来描述的毛美棠,再就是漫长的“劳动教养”和“留地就业”。
在一般人眼里,这是一段痛苦的煎熬,饶平如的笔下却平添了许多乐趣。比如对工地独轮车的研究,从而倒推出当年诸葛亮发明的木马流车或许就是此物的结论。在工地上作为宣传员,虽然他有条件脱离一线体力劳动,但他又常常主动加入到独轮车大军中。为了排遣枯燥的生活,他每天坚持读英语背英语,几年下来,居然颇有斩获,后来出国时居然还派上点用场。我们常常说以苦作乐,苦中作乐,说得轻松,真正去“作”时往往又会沉重得举步维艰。
面对人生坎坷,饶平如表现得云淡风轻:“人到老年,在经过成熟、沧桑、见识、自由(指时间)等阶段之后,还是希望夫妻二人相守到白头,安静地享受晚年幸福,这是人类的天性……”饶平如自始至终特别喜欢苏轼的那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正因如此,他才用极其简洁的668个字提前给自己写好悼词,同时交待“费时三分半钟足矣”。
饶平如的一生经历了人生的起落,他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他饱经痛苦但没有被痛苦击倒,而是在痛苦中发掘出一种不断寻找生活亮色,哪怕微不足道但足以支撑自己倔强生存的“平如哲学”。分享倔强生存的“平如哲学”,这也许是饶平如留给这个世界最好的礼物。
□禾刀
新闻推荐
12月25日上午,海尔国际细胞库汇通佳润健康生态服务中心开业庆典及001号店授牌仪式隆重举行,海尔国际细胞库的细胞生态场景...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