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门槛”的背后是自信
尹语
据《南国早报》报道,目前,广西共有115个公共图书馆、124个县级文化馆、117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35个博物馆(纪念馆)、3个美术馆面向社会“零门槛”免费开放,提供书刊借阅、展览讲座、公益培训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场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文化场馆记录和展示历史文化,是人们了解和欣赏文化之美的重要渠道,“逛场馆”正逐渐成为人们推崇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
这些年来,广西各类文化场馆向社会“零门槛”免费开放,效果实实在在。图书馆里,看书的人更多了;博物馆、美术馆里,观展的人更多了;文化馆、文化站里,参与文化活动的人也更多了。参与的人多起来,文化的影响和传播必然更广泛、更深入,与此同时,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会日益提升。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各类文化场馆“零门槛”免费开放,展现了一个地方平等包容的人文魅力。从深层次上看,这考验着当地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毕竟“零门槛”绝不是“零服务”,免费也不意味着免责,相反,需要将公共文化服务做得更规范、更高效。在这方面,各地都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显著的成效。文化场馆“零门槛”免费开放,反映的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丰富、高效和自信。
“泡”在图书馆、走进文化馆、漫步博物馆、徜徉美术馆……当前,人们对文化场馆的需求不断升级。这要求我们在做到文化场馆向社会“零门槛”免费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场馆文化活动常态化和文化服务均等化,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可喜的是,“十四五”期间,广西将加快推进多个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全区县县有公共博物馆,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我们对未来文化建设充满自信。
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既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又是影响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关键要坚持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坚持“零门槛”服务人民群众,不仅可让广大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更能令我们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金玲实习生覃莹莹)11月进入尾声,冷空气又来啦!11月30日—12月1日,受冷空气影响,广西各地气温将下降5~7℃,大家早出...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