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巧思铺就致富路 指尖开出幸福花 “壮乡巧娘”公益帮扶项目融合文创开发茉莉产业,让农村妇女实现居家就业

南宁晚报 2021-11-15 06:38 大字

?扫码看视频

■本报记者陈蕾 文/图

在茉莉花之乡横州,获评2021年广西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的南宁市“壮乡巧娘”公益帮扶志愿服务项目便扎根于此。依托当地的茉莉花产业基础,巧娘之家志愿服务团队自2015年正式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居家灵活就业技能培训,经过一双双巧手,清新淡雅的茉莉花变成精致实用的手工艺品,农村妇女居家就业、脱贫致富的路也越走越宽广。

受益学员变专职志愿者

“香包材料不能放太多,否则容易漏出来。”“这里的缝线要紧凑一些,可以用回针法。”“安装挂绳时一定要注意茉莉花装饰的摆放位置。”……走进位于横州成品茶市场的巧娘之家志愿服务中心,手工艺老师梁凤明正在指导学员缝制一款铜鼓造型的茉莉香包。从香包材料的识别到手工技巧,再到详细制作步骤,梁凤明一边细心讲解,一边手把手地帮助学员尽快掌握制作技巧。

梁凤明与巧娘之家结缘于2017年,当时她还是个普通的手工爱好者。“原本是想学门手艺贴补家用,没想到深入学习之后就迷上了。”如今,梁凤明已是巧娘之家的专职志愿者,不仅经常到乡村开展宣传和公益培训活动,还成了茉莉花文创产品研发团队的一员。

不断创新弘扬民族文化

作为文化资源的载体及展现方式,文创产品可以更好地展现文化内涵及传播过程,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最好的继承和发扬。

“我们已经推出了70多款茉莉花文创产品,取得茉莉花相关发明专利19项,其中最受欢迎的明星产品是铜鼓香包。”巧娘之家志愿服务中心理事长梁巧恩回忆说,2018年恰逢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心接到制作一款代表广西民族礼仪挂饰的任务。经过3个月反复推敲、细心专研,梁巧恩和团队将铜鼓、绣球和壮锦三大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合,创新研发了定制款铜鼓香包,展现了广西的民族文化、茉莉花茶文化和手工艺特色。

让梁巧恩倍感骄傲的是,一件件工艺精美的茉莉花文创产品,不仅获得了多个设计大赛奖项,更在自治区60周年大庆、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七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等重大活动中亮相,向全世界展示来自横州的广西民族艺术品。

芳香事业助推乡村振兴

随着茉莉花文创产品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梁巧恩在发展茉莉花文化相关创意产品的同时,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居家灵活就业技能培训,不仅激发了当地妇女传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热情,更在传承弘扬传统艺术的同时,探索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梁巧恩介绍说,服务中心采取“志愿者+中心基地+妇女”的发展模式,将零散的“壮乡巧娘”联合起来,实现网络化联动,并采用“互联网+手工”的营销模式。志愿者从市场中掌握产品和技术信息,然后培训妇女的手工技能,再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网上洽谈、签约、招商,不断开拓市场,为手工艺品打开销路。

2015年至今,“壮乡巧娘”项目在横州各乡镇开展技术咨询、线下活动、集中培训等近100场公益活动,累计9400人次接受巧娘之家的各类培训,500多名妇女直接参与居家灵活就业岗位,年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令人欣喜的是,“壮乡巧娘”项目已在横州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7个文明实践所和308个文明实践站全面铺开。横州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施金雁称赞道,“壮乡巧娘”有效解决了农村贫困妇女难以外出就业的问题,使妇女可居家就业,并有能力就业,提升农村困难家庭妇女就业的竞争力和能力。

新闻推荐

广西组织开展33暖冬消费节系列活动 将举办超过300场次促消费活动,力争拉动消费超过200亿元

本报南宁讯(记者/周红梅)为全力“冲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战”,记者11月11日从自治区商务厅获悉,即日起至12月底,在做好常态化疫情...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