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风采】 寻访“津头两声雷”
南宁当代名人“津头两声雷”:革命家雷经天、教育家雷沛鸿,两位大乡贤名震邕州誉满八桂,我幼年时常听爷爷讲起他们的传奇故事,是我们南宁东郊五村平话人的骄傲。
趁着国庆节的空暇,来到津头街拜谒两位先贤的故居,津头村以前和我们村同属郊区津头乡管辖,如今都成了城中村。街道两边的高楼鳞次栉比,皆是津头村民的自建楼,正踌躇不前,突然想起手机的导航功能。顺着导航语音,来到街边一条小巷,举目望去,一块黑色金字的碑刻镶嵌在一间幼儿园的门前,上面赫然写着“中共广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1929年9月10日至14日,中共广西特委在此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邓小平、贺昌的指导下,传达中共“六大”精神,通过决议准备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并改选了中共广西新特委,雷经天、韦拔群任正副主任。想不到,这个普通的地方曾经发生过如此惊天动地的历史大事。
顺着巷子信步往上走几十米,左边两座斑驳沧桑青砖黛瓦的古屋赫然在目,并列在一起,这就是“津头两声雷”发出震聋发聩巨响的源头。走近古屋,第一座的门口镶嵌黑底金字匾牌“:南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广西省委秘书处(雷经天故居)。”抬头仰望,一间门楣上挂有匾额,也是黑底金字,题着“雷经天故居”五个大字,乃是号称“亭子一匹马”的莫文骅将军所题,落款是1999年元月于北京,那时老将军已经89岁,距离百色起义已经有70个年头,当年雷经天(及邓小平、张云逸)作为领导人,和莫文骅一起参加百色起义,一起转战千里到江西,又一起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都是同生死共患难的革命战友加兄弟,一文一武都是国家的栋梁,在各自工作领域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雷氏古屋有三进,可惜大门有铁将军把门。看到门边上有两位大嫂坐着,她们说这里有人来参观学习才打开门。等下次有机会一定进去看看。
旁边那座是雷沛鸿先生的故居,门墙上亦镶嵌有黑底金字的匾牌,也是南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沛鸿先生是广西教育界的先驱和翘楚,曾赴英美留学,为了教育救国图强,数次出国考察,进行艰苦卓绝的探索,回国后创办西江学院,受到新桂系李宗仁政府的重用。在马君武去世后,便任命雷沛鸿为广西大学校长和教育厅长,在广西全域发起“国民基础教育”的建设,把广西的文化教育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为广西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极大推动了广西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举动震动了当时民国政府的教育。时任教育部长的吴适之亲自来到广西视察,不由得大加赞扬,并向全国推广,广西被誉为教育模范省。雷沛鸿先生不只本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还在村中家族竭力动员族人亲戚一起关心热爱教育,宁不当官也要当老师,努力学习从事教育工作,从民国至解放初期的几十年,津头雷屋就出了好几十名各级教师,当时流传一句话:凡学校必有雷老师。当然,所有的雷老师都是有真才实学当之无愧的,在所在的学校里都是名正言顺堪当重任,在南宁地区的教育事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小学时的班主任雷建芳老师就是一位严谨慈祥、十分敬业的好老师,令我终生难忘。
解放后,雷沛鸿先生继续担任教育厅厅长,不遗余力地为教育事业工作,一直到退休。1990年12月30日,南宁市政府将南宁十六中命名为“沛鸿中学”,津头小学命名为“沛鸿小学”,后来还有命名为“沛鸿民族中学”等学校,成为广西唯一以教育家命名的学校,正如沛鸿小学教学楼上的楹联写的:沛泽四方,鸿飞万里。
一个人为人民做出杰出贡献,国家和人民都不会忘记,像“津头两声雷”那样纯粹的人,会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班胤
新闻推荐
参与无偿献血的陆江民(左)收到惊喜本报记者叶祯摄本报讯(记者叶祯通讯员黄耀)昨日是重阳节,已经献血138次共52600毫升的陆...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