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博物馆直播间里“干货”满满 跟着“嫦娥”姐姐鉴赏文物品中秋
?广西博物馆主持人化身“嫦娥”姐姐与网友们分享中秋风俗(直播截图)
本报讯(记者陈蕾 实习生黄一洋)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中秋节的热爱不仅留存于文字记载上,体现于风俗沿袭中,从考古和博物馆学说的角度来看,还有许多文物和中秋或者月亮有着很深的联系。中秋假期,广西博物馆与网友们相约直播间,两名主持人化身“嫦娥”姐姐,从馆藏文物到中秋习俗,从传统美食到文创好物,让大家收获满满。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而最有人气的风俗活动莫过于赏灯。广西是否有别具意义的灯具文物呢?直播期间,广西博物馆馆长韦江通过该馆原创微视频栏目《馆长说宝》,向大家推荐了该馆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西汉扶桑树形铜灯。
这盏铜灯于1976年出土于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汉墓,其主干上面分层向外面伸出九条枝干,每条枝干顶端都承托一只桑叶形的灯盏,主干的顶端是一只金乌形的灯盏。最为特别的是,这盏灯的主干、枝干、灯展,金乌分别铸造,用榫卯套扣的方式合成一体,可自由装卸。
“罗泊湾1号汉墓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广西发掘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西汉早期墓葬。”韦江介绍说,该墓出土的文物种类十分丰富,其中不乏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为专家学者了解和研究我国岭南地区在秦统一前后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民族的融合等方面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实物资料。
中秋赏灯,自然离不开美食相伴。广西博物馆特别邀请了来自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延续着传统手工古法制作月饼的手艺人——周明华和周沛科两父子,请他们介绍南宁传统手工月饼的制作原料和方法。
作为年青的一代,周沛科继承了父辈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更坚信老手艺里蕴含的浓浓人情味是无法用机器替代的。广西博物馆则将传统美食与优秀文化巧妙结合,选取馆藏文物翔鹭纹铜鼓、铜凤灯凤灯的剪影,搭配周家人的传统手艺,合作推出了骆越风韵文创月饼,让大家一边吃美食一边品文化。
广西博物馆还为观看直播的网友们准备了惊喜的中秋节礼物——LED铜鼓纹美妆镜风扇。这件由该馆设计的文创好物,选取了馆藏国宝级文物翔鹭纹铜鼓中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的精美纹饰精心创意而成,通过“翔鹭迎春”“夏时竞渡”“秋收起舞”“冬日欢庆”四个主题,展现当时载歌载舞民族风情欢乐图景,寓意吉祥,古韵悠远。
新闻推荐
广西重点领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启动 8378个岗位等你来
本报讯(记者彭媛媛实习生陆雪雯)近日,2021年广西重点领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启动,这是自2007年以来广西第15年面向海...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