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创新与制度建设相匹配,应对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 写在广西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周年之际
广西自贸试验区成为吸引外资新高地。图为印尼金光集团在钦州港片区投资的金桂二期年产180万吨高档纸板扩建项目正加快施工。(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委会提供)
广西,集沿海、沿边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不仅山清水秀,而且拥有重要的产业基础,是不少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集聚地。2019年,南宁、钦州港、崇左3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正式挂牌。两年以来,广西自贸试验区落实总体方案部署,加快软硬环境建设,积极对接国家战略,不仅为广西探索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也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重要板块,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提质升级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形成了积极的发展引领。
虽然对外开放有利于跨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也并非百利而无一弊。作为开放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自贸试验区在促进贸易投资和跨境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作用值得期待。但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下,更大的开放可能意味着地区经济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尤其在外部市场出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能否通过快速、有效的调整保持经济活动的稳定和可持续,甚至转危为机实现“弯道超车”,成为自贸试验区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动下有效性的重要评价标准。
国际贸易领域。贸易是一国或地区经济供需的对外延伸。自贸试验区以自由贸易为名,在促进贸易发展上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广西自贸试验区而言,除了通过贸易便利化措施减少贸易成本以外,形成高强度的贸易集聚和创新应对外部挑战也是重要的特点。回顾过去两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无疑使全球经济社会面临巨大冲击。中国成为2020年全球罕见保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国家,GDP实现了2.3%的增速。广西GDP同比增长3.7%,在内地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居第13位。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地区)间的贸易由参与方的比较优势决定,往往出口各自具备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他产品。2020年广西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86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增幅较全国高1.6个百分点。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供需关系的剧烈变动,广西自贸试验区作为外贸企业集聚的区域,成为广西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和可持续的重要力量。2020年实现进出口额超过1580亿元,占广西整体的比重近三分之一(32.5%)。疫情的冲击直接体现在对跨境人员流动的监管更为严格,对于与人员流动规模密切相关的边贸而言,疫情防控对贸易额的影响十分突出。崇左片区作为广西与越南开展边贸的主要区域,不仅未出现不可控的疫情跨境传播,而且通过包括推行整车通关模式、延长通关时间、新增商品品种等举措的有效实施,4个边境县纳入全国边民互市落地加工试点,数量居全国首位。在全国率先启动海运方式互市商品试点,范围扩大到东盟十国。上述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包括越南在内的疫情防控措施对贸易产生的巨大损害。自2020年8月以来,广西自贸试验区的对外贸易额实现了连续5个月的环比增长,全年的边境贸易总额继续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比重近半。
跨国投资领域。自贸试验区并非仅是贸易活动的发生地,而是产业链和供应链协同的重要平台。与国际贸易相比,自贸试验区的作用可能更多体现在对跨境双向投资,尤其是利用外资方面。自贸试验区是开放的高地,以更加明确、公平和可持续的法规制度建设,吸引企业投资发展。投资活动往往比贸易活动对环境的要求更高,需要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包括人才、物流、资金等外部资源的有效支持。广西自贸试验区立足区域内产业、资源优势,协同优化政府监管和服务职能,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显著增强包括外资在内企业的积极性。投资企业的集聚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市场竞争和产业体系优化,提升对外贸易的发展动力与能力,与政府政策引导和规范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带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据统计,广西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累计新入驻企业超过3.3万家,集聚了33%以上外商在广西的投资。过去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不利因素影响,各国的营商环境都发生显著改变,全球跨国投资出现了严重的下降。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2021年世界投资报告,2020年的全球跨国投资比上年下降了35%。相比而言,广西2020年的实际利用外资额达13.17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其中,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的投资额占比接近五成。截至2021年3月底,今年广西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6320家,同比增长402%;新设立外资企业数同比增长146%,成为外资来广西发展的重要目的地。企业选择落户广西自贸试验区,一方面提升了广西自贸试验区的国际竞争力和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为自贸试验区周边企业与区内企业相互配合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伴随投资活动向广西自贸试验区的集聚,产业发展所需的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升级需求明显增强,自贸试验区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更为积极的外溢性影响。
创新发展领域。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差异化需求的重要动力,但提高创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才能尽量减少对现有体系的负面影响。中国的自贸试验区布局具有系统性和全局性特点,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以创新推动当地乃至更广泛区域的更好发展。通过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是自贸试验区设立的重要目的,而自贸试验区之间创新经验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充分发挥创新作用的重要路径。广西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动开放高地建设,通过制度创新红利的持续释放,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经过两年的开放试验,广西自贸试验区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贸易转型升级、通关便利化、金融开放、现代服务业和通道门户开放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制度创新成果。这些新的政策举措,通过扩大市场开放吸引企业投资、通过明确规范为新兴产业和业务提供发展依据、通过流程优化减少贸易投资成本并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例如,南宁税务局在自贸试验区推广税务注销新流程,实现了税务注销立即办理的范围扩充至11种,即办率增至95%,符合即办条件的纳税人可在5分钟内办结注销。税务注销流程效率的提升使得市场退出变得更为容易,与市场准入扩大的努力一起,加速了市场资源的流转速度,减少资源闲置与浪费,保护了市场主体的利益。
风险防范领域。一般而言,开放不仅意味着内外部的经济利益关系更为广泛,而且也可能带来市场要素的双向流动更快更为频繁。作为地区内开放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自贸试验区无疑可能会给区内外的相关利益方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广西自贸试验区在多个方面加强了对风险的防范。例如,广西自贸试验区完善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和风险防控体系,在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同时,加强对重大风险的识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在加大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的同时完善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在保障机制中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完善风险防控和处置机制。事实上,既可能存在基本规律和普遍风险,又往往会因内外部条件变化或突发性事件影响而出现特殊风险。强化风险的应对和防范能力,广西自贸试验区选择了更为系统的举措。为减少因信息的传递不畅而造成的风险,广西加速推动集成创新,各部门共享信息,为风险的快速识别提供基本保障。为减少外部冲击对区内乃至广西经济的负面冲击,广西自贸试验区着力提升重点、核心产业竞争力,提高产业协同和配套能力,在融资、物流、信息、知识产权保护等各方面形成综合支撑。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在新冠疫情造成因人员跨境流动而造成病毒传播的风险威胁下,广西自贸试验区通过有效的管理举措,实现了边贸的发展与疫情防控的双重目标,为疫情防控与经贸发展“两手抓”积累了宝贵经验。
站在成立两周年的新起点,广西自贸试验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地缘政治环境十分复杂,各国经济双轨乃至多轨复苏差异显著。作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广西自贸试验区还需要实现更为有效和可持续的创新推动,形成特色更加鲜明的产业集群,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顺利推进提供发展空间,在后疫情期构建起更为强韧的跨境供应链和产业链。
(周密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彭媛媛实习生陆雪雯)昨日,第七届广西创业大赛开幕。本届大赛分为创业创新行业赛和大学生创业明星评选专项赛。本...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