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二附院完成华南首例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术
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术手术中。院方供图
健康资讯
南宁讯近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顺利完成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术。这是华南地区首次应用该项技术实行手术,标志着房颤的手术治疗进入了全新时代。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心力衰竭和脑卒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在我国,房颤在成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可达3%,65岁以上高达6%。针对这一疾病,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技术是导管射频消融术,但它有几方面不足:对消融区域的破坏缺乏选择性,容易对邻近的食管等周围组织造成损伤;手术时间普遍较长;手术过程中患者痛觉明显;对术者导管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该院心血管内科刘浩教授团队积极探索治疗房颤的新方法,在华南地区率先引进了脉冲电场消融治疗术。刘浩教授介绍,这是中国自主研发治疗房颤的新技术,可在极短时间内释放极高的脉冲电场能量,在细胞膜上产生不可逆的纳米级微孔,造成病变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与传统导管消融技术相比,新技术的优点很明显:无需加热或冷冻,不需要完全贴靠,不容易损伤周边正常组织,患者舒适度高,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8月12日上午,刘浩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两例阵发性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术,平均每例实际手术时间约1小时,手术用时较传统术式明显缩短,患者术中体验良好,之后又有多名患者接受此项手术治疗。该技术的引进,标志着该院心血管内科心脏电生理团队在房颤治疗领域跟上了世界前沿梯队。
据了解,广西医科大学二附院心血管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专科病房,科主任刘浩拥有丰富的心脏电生理的临床经验,系广西心律失常治疗领域领军人物。团队于2007年率先在广西开展三维标测下的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如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在复杂心律失常消融手术上有很高造诣,复杂房性心动过速、复杂心房扑动、复杂室性心动过速等消融术成功率居区内前列,还是区内唯一可独立开展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术的团队。2018年在区内首次应用AI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开创了广西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智能新时代。2019年,刘浩、张棠两名医生通过国内首批全球心房颤动AI带教术者认证。2020年10月,电生理团队成功完成了广西首例Rhythmia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复杂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手术,填补了广西此项新技术的空白。
(颜强)
新闻推荐
■简讯本报南宁讯(记者/莫迪)记者从8月24日召开的全区农业防灾减灾和当前农业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上半年,我区第一产业增...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