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厂房 广西产研院功能材料共享中试基地运营模式探析

广西日报 2021-04-11 07:08 大字

本报记者李新雄通讯员常青朱小刚

202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如何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3月30日,广西产研院功能材料共享中试基地(以下简称“中试基地”)揭牌成立,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厂房。

填空白:

从“书架”走向“货架”

我区科技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优、新旧动能转换不畅,迫切需要推动有限的科技创新资源向现实生产力配置,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促进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实验室走向厂房。

“从实验室研究成果走进企业生产线,中试是必经环节。中试即中间性试验。通过中试的放大作用,能有效发现和调整实验结果进入规模化生产后可能出现的误差,同时对于探索产业化技术标准、装备和生产流程等有着重要作用,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成败关键。”广西产研院代理副院长杜文宏说。

中试,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

大型企业的中试装置具有专属性,一般不对外开放;

高校主要开展基础研究,基本不建设中试装置;

中小微企业缺乏专业人才、资金和技术,难以承担中试装置建设。

“产研院具有‘一手连科研,一手连市场’的优势,采取公益性和市场化手段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与中试基地运营理念十分契合。广西产研院有能力把中试基地做好、做优、做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高效推动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厅厅长、广西产研院党委书记曹坤华表示。

建机制:

“共享+市场化”

在共享经济盛行的时代,从共享自行车、共享汽车到共享充电宝,大众都在享受共享经济带来的便利。中试基地借助共享经济理念,建立共享机制,突出市场导向,吸引一批高校、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前来合作,释放出无限潜力。

为何要共享?“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赋予广西产研院的使命。中试装置由财政资金投入建设,具有一定公益属性,不能简单地以实现多少经济效益来考核,更多是考核技术效益,推动多少科技成果转化,带来多少社会效益。”广西产研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如何实现共享?

“就是要达到‘一装多用’的效果。首先进行通用性设计,按照单元操作特点进行中试设备选型,构建不同单元操作模块,再根据不同的工艺流程,组合不同的中试试验生产线开展试验,实现一套中试装置上适应多产品中试的开发。”中试基地负责人黄科林表示,通过这些举措,解决中试装备用完就闲置的问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产品开发风险和成本。

“一装多用”解决了硬件问题,不过是跨过共享的第一个门槛,要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还需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装置靠财政,运营还得靠市场。”黄科林说。中试基地正探索走一条政府扶持下的市场化运营机制的新路子,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

实现共享就是促进资源最大化利用,这背后需要强大的服务团队与优化技术支撑,“市场化”恰恰能解决这个难点。

中试基地通过市场化运作,收取少量的费用,满足日常管理、服务、维护的需要,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激发中试基地的潜能。

此外,中试基地还组建了服务团队,包括设计与研发团队、工程化团队、市场开发团队、管理团队,这中试共享搭建合作平台。

促转化:

高校、院所、企业多方共赢

在中试基地还未揭牌正式运营之前,我区多所高校已经到该基地考察调研。目前,中试基地已与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以及一批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我们公司的产品对于大型实验器材、实验室以及大型提取设备要求很高,需要投入一笔不菲的费用。对于我们这种中小企业来说,资金压力很大。与中试基地合作,能减少大型设备和实验室的投入,降低成本。”广西美沐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卢耀星说。

黄科林表示,预计该基地当年可服务15家企业,推动近30种产品下线,实现50项以上创新技术转移转化。

中试基地是广西产研院着力破解科研与产业“两张皮”问题的重要抓手。相关负责人称,广西产研院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领域,结合各设区市产业特点,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基地,以市场化手段组织科技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无缝对接,孵化衍生科技型企业,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落地成金”。

新闻推荐

广西将举办多项大型排舞展演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覃江宜)2021年“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系列活动逐步拉开帷幕。4月8日,记者从自治区体育局获悉,来自广...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