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面临三大难点
[摘要]改了面子,改不好里子
如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正在各地如火如荼进行。记者采访发现,对于老旧小区改造,居民普遍叫好,不过由于多方面制约,不少地区面临 “改了面子,改不好里子”的难题。
老旧改造不如“新纸作画”
位于北方某市中心城区的一小区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近70年过去了,如今在现代高楼林立的中心城区,这个小区成了一块“难改的硬骨头”。 2018年6月以来,该小区开展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等行动。 “地面上看得见的好改,地面下的管网、建筑立面和内部成了老大难。 ”该小区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干部刘明(化名)说。
无独有偶,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的通化街社区,也曾面临道路破损严重、排水系统不畅、小区内垃圾成堆等难题。2019年7月,当地相关部门对通化街社区进行改造。通化街社区党委书记严剑说,改造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部分硬件诸如下水道通畅、线网下地等,仍是难解决的问题。
记者发现,当前老旧小区的改造项目多集中于公共区域,开展路面、外墙面等改造工程。内部下水管道等只有真正出问题时才会想办法解决,管道裂缝等安全隐患并不在物业等部门的考虑范围。
大幅提质面临诸多瓶颈
记者调查发现,相比于大拆大建、推倒重来,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在大幅提质上仍面临诸多瓶颈。
一是产权归属纠纷多,难以形成统一规划布局,掣肘顶层设计。
二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提质升级上,面临资金短缺、可操作空间有限等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朱惠英告诉记者,由于老旧小区建设年代久远,原先的建筑节能设计材料、排污管道、线网电压等与现在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而这些恰好又是影响舒心居住的关键,同时也是资金投入缺口较大的难点。
三是居民社区意识滞后,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严剑表示,物业费收取、小区环境治理、社区文化建设等事项,都需要有居民意识作保障,否则做起来会比较困难。
出台评估机制,发动群众参与
针对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暴露出来的问题,部分基层干部和专家建议,应加强顶层设计,出台评估机制,结合地方实际,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以社区提质带动居民意识转变,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朱惠英认为,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有南北方差异,政府要因地制宜,在政策和技术上进行有效引导。
同时,要探索出有效的投入模式,回应居民关切,既要改“面子”,也要下足功夫完善“里子”。专家认为,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投入较大,可结合实际情况探索一条政府出资、居民自筹、社会资本三方共同参与的筹资模式,切实关注居民获得感。
加强宣传,发动群众参与,以社区提质带动居民意识转变,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也很重要。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的活龙井社区,由以前的一个脏乱差老火车站社区变成如今当地的一个 “网红”打卡地,秘诀就在于激发内生动能,发动群众参与。柳王敏
新闻推荐
广西加强康养职业技能培训 计划今明两年培训养老护理员6万人次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刘冬莲)近日,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5家单位联合印发通知,计划在2021至2022年间,培训各类康养服务人...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