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天眼”导航嫦娥五号“月轨相拥” 助力开启中国航天史难度最大任务 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昨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往月球,开启中国航天史难度最大任务———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其成功发射,不仅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迎来收官之战,也是广西工业科技的一次重大展示———由桂林企业生产的磁保持继电器、导航定位激光信息源两大关键产品为此次任务提供了重要支撑。
“长征五号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均使用了公司生产的磁保持继电器,它起到点火控制、信号传输的关键作用。”昨天凌晨,桂林航天电子有限公司产品设计员唐文辉在嫦娥五号成功发射后说,磁保持继电器专为切换11Vd.c.的高电压大电流负载设计,具有环境指标高、可靠性高等特点,充分确保火箭和探测器点火控制、信号传输的精确性,有效填补国内外同类型切换功能密封继电器空白。
据悉,此次嫦娥五号的任务是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月球登陆采样探测器在月面采集完月壤后,再度升空离开月面,并在月球轨道上与轨道器进行无人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后返回地球。对接方式采用世界首创的抱爪式对接机构方案,从“太空之吻”变成“月轨相拥”。月球轨道相对于地球轨道有时延,时间走廊较小,对接要在21秒内完成,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非常高,需用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研发的新一代导航定位激光信息源。
“为确保探测器与轨道器实现可靠对接,设计单位为它们配置了一双交会对接的‘天眼’———光学成像敏感器。我们研制的导航定位激光信息源正是该设备的关键组件。”三十四所工程师张昕说,导航定位激光信息源作为光学成像敏感器的关键组件,是首次在月球轨道构建组合体中使用,具有双波长激光输出特性,无论在无光环境还是强光环境下,均能为光学成像敏感器提供精确的目标指引。
张昕介绍,导航定位激光信息源必须满足高抗损伤、高可靠性等要求。近年来,三十四所项目团队研发出新一代导航定位激光信息源,并进行了充分的环境实验,达到预期效果。
市工信局相关人士表示,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现代技术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突飞猛进发展,背后凝聚着广西航天人的努力。桂林优利特集团生产的URIT-30尿液分析仪、桂林星辰科技公司研发的“双电机消隙系统”等产品,均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闻推荐
■面向东盟的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创新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经验■促进沿边经济发展新路径不断丰富■推动中国...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