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一只合格的口罩是怎么来的 广西医疗器械安全科普宣传周见闻

广西日报 2020-10-27 07:18 大字

本报记者奚振海实习生孙凌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口罩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那么一只合格的口罩是怎么来的?10月19-25日,广西药监局举行医疗器械安全科普宣传周活动以“安全用械,守护健康”为主题,向公众宣传我区防疫用医疗器械应急审批成果,科普医疗器械选购鉴别方法、正确使用知识等。

“原来经常用的口罩也是医疗器械,里面还有这么多门道。”10月19日,在南宁市百花岭社区的科普宣传周启动仪式现场,一名参观医疗器械科普展板的市民感慨。据介绍,医疗器械通常依据本身风险大小被分为三类,而医用口罩被列为二类。

“判别口罩好不好,我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启动现场科普展台前,广西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无源检测室负责人方珍文把一张纸巾剪碎抖散,然后用口罩正面去接近,有的口罩粘起了很多纸屑,有的则几乎没有。“能粘起较多纸屑的口罩,吸附能力更强。”她介绍说,“吸附能力是医用口罩最主要的功能指标之一,依靠中间层熔喷布上的静电荷实现。”

口罩是怎么生产的?10月22日,广西药监局邀请市民代表,走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参观,了解医用口罩生产工艺流程。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医用口罩要求严格,生产前要通过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进行的过滤效率、密合性、血液穿透等多项检测,并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及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疫情发生后,对防疫物资紧缺局面,广西药监局创新审评审批方式,提升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等供应保障能力。截至9月30日,全区共应急审批或备案362个防疫药品医疗器械上市,医用口罩企业从2家增加到99家。

一只口罩从生产到上市,有监管部门的质量监管、检测机构的严格把关。当天,广西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向市民开放实验室,介绍了医用口罩和医用防护服项目检测情况。疫情发生后,该中心快速实现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红外体温计三大防疫用器械的全项目检测。截至9月30日,该中心共接收应急检验及抽验样品1338批次,其中口罩982批次。同时,广西药监局强化全程检查严格质量监管,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了防护药械质量安全“零事故”。

新闻推荐

广西通报17批次不合格食品 包括糕点、饮料、茶叶等

扫一扫,查看不合格食品具体信息。今报南宁讯(记者赵劲松)10月25日,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期,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