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广西民族医院呼吸危重症监护病区正式揭牌启用

左江日报 2020-10-26 09:59 大字

南宁讯10月20日,广西民族医院呼吸危重症监护病区(RICU)正式揭牌投入使用,呼吸危重症患者有了专属监护病房,这标志着该院呼吸危重症救治平台的进一步完善与提升,今后将为呼吸系统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救治服务。

广西民族医院RICU位于内科楼18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病区,于2018年12月开始筹建,今年5月1日基建动工,经过几个月的施工完善,各项硬件设施均配备齐全。RICU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设置床位6张,隔离间1间,内镜消洗间1间;配有840呼吸机、迈瑞转运呼吸机、ICU专用吊臂、中央心电监护、除颤仪、支气管镜、全自动内镜消洗系统、床旁B超,生化仪、血气分析仪等。

在揭牌仪式上,该院院长农文政首先对RICU的正式启用表示祝贺。他表示,呼吸疾病已构成危害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呼吸学科医疗服务能力指南》提出了规范化建设指导性意见,基本标准中要求医院配置有呼吸危重症监护病区(RICU),能够开展呼吸系统急危重症病例救治。呼吸重症诊疗能力的提升是呼吸学科建设的重要内涵,RICU的建设是PCCM建设项目的核心内容之一,希望科室以RICU的启用为契机,紧跟学科发展动态,全面推动PCCM建设工作。此外,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也为加快加大呼吸学科发展吹响了号角,希望医院RICU为呼吸系统重症患者提供更加规范、高质的生命支持,为广大市民生命健康再添福祉。

据悉,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近两年按照计划已先后派出4人参加呼吸重症医学专项培训,2人参加呼吸治疗师专项培训,分别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等进修学习;并派出多名护士到上级医院及本院重症医学科轮转学习。科内培训完成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操共3轮呼吸重症专项培训计划,共60余课时,科室整体诊疗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团队已掌握重症诊治的核心技术如呼吸支持技术、支气管镜引导下插管、气管切开、心脏除颤、循环支持、镇静镇痛、营养支持、感控质控管理等,具备了一支训练有素、朝气蓬勃的呼吸重症医护团队,他们已蓄势待发,随时投入到呼吸重症的救治工作中。

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向永红介绍,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危险的因素之一,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疾病负担,呼吸学科的发展事关呼吸疾病防治工作的成败。向永红表示,医院顺应呼吸学科行业发展潮流,已于2019年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科)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现已完成RICU的前期筹建工作。接下来,科室将不断完善各项诊疗项目,提高各项诊疗水平,尤其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并将继续加强与省内外顶尖呼吸团队的合作,进一步提升科室整体诊疗水平,让呼吸危重症患者得到更优质的诊疗服务。(谭小丽)

知识链接:RICU诊治病种及范围

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哮喘发作、各类呼吸衰竭、重症慢阻肺、重症间质性肺病、大咯血、大面积肺栓塞、肺癌晚期、气道重度狭窄、气道异物阻塞、低氧性或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重症肌无力呼吸肌麻痹、血管性肺病疾病、重度肺泡蛋白沉积症、肺泡微石症、中毒性肺病、重度放射性肺病、药物性肺病、结缔组织相关性肺病等多种呼吸系统危急重症。

新闻推荐

广西举办2021届高校毕业生双选会,提供1.6万个招聘岗位 外地毕业生直播间与意向单位面对面

招聘会现场设置咨询台,接受求职者咨询?本报记者黄维业摄本报讯(记者彭媛媛)昨日,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行动暨20...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