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叔叔,我想你!”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陈井生的照片。 唐初阳老人展示志愿军战士陈井生寄来的照片,照片背后是陈井生手写的赠言(右图)。 扫一扫,看广西云相关报道
南国早报记者佘鸿雁
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开幕,在南宁的家中观看电视直播的唐初阳老人却心潮澎湃。
老人手里握着两张黑白老照片,思绪回到了67年前。照片的主人公是一名年轻的志愿军战士。书信结缘,这名前线战士与万里之遥的家乡小女孩唐初阳结下了珍贵情谊。
这名叫“陈井生”的志愿军战士,老人牵挂了数十年。如今,“想再见见这个个子高大的志愿军叔叔”,成为唐初阳老人一生中最强烈的愿望。
1953年,9岁的玉林女孩唐初阳成为学校里最受羡慕的人。
事情缘起于老师布置的一道作文题《给志愿军叔叔写一封信》。当时全班同学都写了,可是唐初阳写得最好。
在信中,唐初阳向志愿军叔叔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并表达了问候,祝叔叔战斗顺利,身体健康。老师帮助唐初阳把信寄了出去,随信还附上了唐初阳和弟弟的合影。
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全国人民都可以免费给志愿军战士写信,信封上只要写上“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收”,就会被寄往朝鲜,分发给志愿军战士——在艰苦的环境中,这些来自祖国人民的鼓励和支持,是战士们最好的精神食粮。
10来天后,一个好消息传来:志愿军叔叔竟然给唐初阳回信了!
“那时,我们都非常羡慕当志愿军的人,身边很多认识的哥哥姐姐踊跃报名参军,身带大红花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的情景太让人激动了。”唐初阳说:“可是我们太小,不能参加。但是我收到了志愿军叔叔的回信!同学们都非常羡慕我,我是个幸运的女孩。”
回信的志愿军叔叔告诉唐初阳,他叫陈井生,也是广西人,家在桂平。能收到祖国人民寄来的信,战士们都特别高兴:“每次有信寄过来,不是每个人都能分到,要抢。因为我个子长得高大,一跳起来就抢到了!”
在老师的鼓励下,唐初阳和陈井生开始了书信联系。
一边是烽火连天的前线,一边是万里之遥的家乡;一个是年轻的志愿军战士,一个是9岁的小女孩。两人在信中汇报各自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互相鼓励。陈井生还给小老乡寄来了两张自己在朝鲜拍的一寸小照片,背后写着“亲爱的唐初阳小朋友留念”“祝你学习进步”。一张照片里,他手握钢枪;另一张照片里,他骑在马上。
书信来往持续了半年,直到唐初阳写的一封信被退了回来。“我被告知部队的番号已经取消了。应该是战斗胜利了,志愿军叔叔回国了。”唐初阳既高兴又有点失落,但从此她就没有了陈井生的音讯。
唐初阳长大后,成为了一名老师,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在动荡的岁月中,当年的信件不慎遗失,但那两张1寸黑白照片,她却一直妥善保存了下来。
岁月如梭,当年的9岁女孩如今已是古稀之年。退休多年的唐初阳时常还会想起陈井生,几十年来,她数次萌生过寻找这个志愿军叔叔的念头,但一想到人海茫茫,无处可寻,又屡屡将愿望压下。唐初阳儿女们也鲜少听母亲提起详情,只知道母亲小时候和一位志愿军战士有过联系,保留了两张老照片。
时间来到2020年10月,随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电视、报纸上关于“抗美援朝”的新闻报道多了起来。唐初阳心中又起了涟漪:寻找陈井生的念头再次翻腾起来。“那个个子高大的志愿军叔叔如果还健在,也应该是90多岁高龄了。”她告诉子女:“想再见见他,这成为我一生中最强烈的愿望。”
10月23日,在家中观看着“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电视直播,唐初阳感慨万分,她甚至激动地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10月23日晚上桂平传来消息:陈井生老人的情况已经了解到,他已于上世纪90年代逝世。唐初阳老人说,知道陈井生平安从朝鲜回来并安享了晚年,她很宽慰。
新闻推荐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刘豫)10月22日,南国早报记者从广西足协获悉,首届广西职工足球超级联赛将于月底在广西体育中心、南宁市...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