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广西口岸启动进口原油“先放后检”新模式 进口原油在港时间缩短2-3天

广西日报 2020-10-15 07:14 大字

本报钦州讯(记者/康安通讯员/张华)10月13日,一艘满载27.9万吨进口原油的油轮过驳子船顺利靠泊中石油码头,经钦州港海关查检符合要求并取样后,当即卸货入库。这标志着进口原油“先放后检”模式在广西口岸启动实施。

进口原油“先放后检”,是指进口原油经海关现场进行信息核查、取制样等检查符合要求后,即可卸货、转运。海关实验室检测以及合格评定环节可以在卸货、转运工作开始后实施。根据海关总署公告,10月1日起海关将进口原油检验监管方式调整为“先放后检”,新模式将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压缩原油进口通关时间和成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此次监管方式调整,将进口原油的实验室检测、合格评定与货物卸货、转运作业两个过程,从原有的串联模式调整为并联模式。”据钦州港海关监管科长黎雪琅介绍,调整后,进口原油经现场查检和取样后即可卸船、提离口岸监管场所,可缩短油船在港时间2-3天。

“海关新的监管模式实施后,公司原油疏港效率将进一步提升,物流、仓储费用将进一步压缩,预计未来一年可节约相关费用近千万元。”中石油广西石化公司工程师赵云说,进口原油“先放后检”监管方式的实施,解决了进口原油长时间占用港口罐容的问题,大幅提升原油码头卸货能力和输港效率。

据介绍,钦州港口岸已连续8年成为全国海上原油过驳第一大港,去年口岸进口原油总计42船次,共计957万吨。今年前9个月,进口原油总计27船次,累计642万吨,是该口岸进口量值排名第一的大宗商品。

新闻推荐

广西“双创”活动周即将启动 大学生创业有多项政策支持

今报南宁讯(记者李艺)10月13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下简称“‘双创’...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