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出过书、下过海 还做过记者和制片人 他永远奔跑在路上

澎湃新闻 2020-07-15 14:54 大字

原创 卓夕琳 我们是有故事的人

- 职 业 故 事 -

时间的流转,赋予在陶跃庆身上的名片越来越多,中央电视台记者、资深制片人、特约评论员、主持人、作家..... 陶跃庆反而游刃有余。他不愿被任何形式所拘泥,也不愿止步,而这样多重叠的身份,让他越发地有激情,像火一样,在燃烧。

【声明】本文为“我们是有故事的人”与“腾讯职场”合作稿件,独家首发于腾讯新闻客户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020年4月,经过全新修订,陶跃庆的首个完整中译本《在路上》,正式出版。而距离上一次的翻译出版,已阔别有30个春秋。30年间,陶跃庆也从一名青涩学生,成长为中央电视台的资深制片人。

而这本被誉为“跨掉的一代”的迷惘《圣经》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成名之作,同时更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传奇经典。它展现了一种新的情感和生活态度,那种对现实的背叛,以及对实现自我与表达自我的肯定,潜移默化地浸染了无数人的人生走向。

而这其中,就有陶跃庆。

1. 开启“在路上”的旅程

生于60年代的陶跃庆,是新中国飞速发展浪潮时代里“努力的孩子”。1988年,已经读完研究生二年级的他,在图书馆阅览室翻阅外文书籍时,偶然发现了凯鲁亚克所著的《On the Road》,作为英美文学专业的研究生,陶跃庆深知这本书的价值和影响。不过借来读了几天之后,陶跃庆就被书里佶屈聱牙的英文吓住了,他想把中文翻译版也借来一起对照阅读,结果找来找去,只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作品选》中发现一些译文片段。

條忽之间,陶跃庆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 我是不是可以把它翻译出来?”

八十年代的大学里,学习气氛浓厚,每个人都以发表学术成果为傲。当时有许多年龄较大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颇有成就,作为学弟的陶跃庆很是羡慕。通过一个早已成名的同学王璞的引荐,陶跃庆和师姐何小丽合作的试译稿件,受到了漓江出版社沈东子老师的认可,他在给陶跃庆的回信里写道:“你们翻译吧。”

恰好赶上暑假,回到洛阳老家后,陶跃庆埋下头,开启了第一份“事业”。在炎热的夏天里,在枯燥干涩的空气中,陶跃庆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一页一页地翻着。于他当时的英文水平而言,这样的翻译工作并不轻松,但书中与他当时年纪契合的既躁动又强烈的青春气息,鼓舞着陶跃庆。

那时的陶跃庆跟凯鲁亚克一样,年轻,充满激情,又体验过抑郁与沉寂,他觉得自己拥有了生活的参照物,身上充满了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

1988年底,他们将译稿寄到了广西漓江出版社。接下来,写毕业论文、找工作,逐渐成了陶跃庆研三的核心内容。只是偶尔会写信过去问问情况,回信总说还在编辑中,后来也就渐渐淡忘。直到1990 年底,陶跃庆忽然接到了沈东子老师的来信,信上说书出版了!

90年代的《在路上》

那个时候的陶跃庆,在机关有了一份体面且稳定的工作。在新社会的身份序列里,陶跃庆算得上是高级分子。所以,面向菁芜庞杂的社会思潮,出书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反而会被误解为不安分,有浮躁的气味。因此,陶跃庆一直不敢提及,但心底窃喜不已。

有一次,陶跃庆的一个朋友从深圳回来,大肆地给他描绘了一把南下“淘金梦”。陶跃庆一字不落地听入了耳,虽然在当时没有任何的借鉴,也没有人会轻易丢掉“铁饭碗”,但“无限的机会,肆意的生活,从未有过疯狂、从未有过壮举就老去的人生是多么的贫乏……” 这样的字眼在他脑中萦绕不散。

陶跃庆心里激起了一种久违的冲动,他想要丰富的、蓬勃的生命,想过一种有密度的生活,想做一些追随内心,而不去计较得失和权衡利弊的选择。

短暂思量后,陶跃庆决定辞职南下淘金,但又苦于手头没钱,机关的收入实在太低,根本无法让他去实现下海的梦想。

推波助澜出现在意料之外。1991 年2 月的一天,传达室的同志神秘兮兮地朝陶跃庆扔过来一张纸。而这张纸,就是稿费,共计三千元。对于当时每月只有一百零四元工资的陶跃庆来说,这就是一笔巨款。

陶跃庆与《在路上》译者之一,师姐何小丽

陶跃庆随即和师姐小丽平分了稿费。然后,陶跃庆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辞了职,带着一千五百元,坐上了南下的飞机。

虽有恐惧,但陶跃庆走得没有一丝留恋,他心里有一团火,脑子里层层浮现出“在路上”的场景,“我还年轻,我渴望在路上。”的声音一直在回荡。他盼求开启一场颠覆平庸的疏狂漫游,追寻一种永恒炽热的自由声音。

我正年轻,我渴望在路上

最终,一份体面的机关工作,一场未知前路的“赌博”,陶跃庆选择了后者。

2. “在路上”的逐金梦

1988年,海南岛建省,大批喜欢冒险的人涌向了这个未被开垦的孤岛,十万大军下海南的传说风光无二。陶跃庆走出海口机场时,映入眼帘的只有一片荒芜,城市显现出的凋敝,和之前生活工作的上海有天地之差。陶跃庆一霎那间有些恍惚,可这仅仅是一霎那。

回过神后,他觉得自己同《在路上》的主人公萨尔一般,置身于美国西部沙漠的苍穹下,像一个闪着光的人,揣着无比自由的灵魂,从不害怕无处可去,也不慌张。这意味着,任何地方都去得。

90年代初期的酒店及租赁行业,对于蛮夷之地的海南岛来说,几乎是一片空白。通过朋友的朋友,陶跃庆找了个落脚地。在一间破旧的合租民房里,陶跃庆拉开了他的逐梦之旅。

生活环境虽然极尽恶劣,陶跃庆全当是一种体验,他慢慢地发现身边接触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热情,那种心里有梦想,眼里有光的情形,陶跃庆在上海没有找到,却在这个现有的“烂泥潭”中寻到了。那恒常在生活中的诗意,升斗小民的生命力,让陶跃庆越发地肯定自己的选择。

带着无限的激情,陶跃庆在一家外资公司找到了一份销售的工作,公司是卖洁具的。面试的潘小姐问陶跃庆,“你觉得谁是世界上最好的销售员?”

有研究生学历,又有机关履历的陶跃庆不加思索地说道:“ 乔·吉拉德,因为他可以把东西卖给任何人,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销售员。”

“错,我觉得应该是上帝。” 潘小姐意味深长。

听到上帝这两个字时,陶跃庆有种脑子一瞬间被撬开的感觉,那些固化的思维,短浅的眼界像是一把刀,用力地割了割。

“所有人卖东西都是有东西可卖,而只有上帝销售的是无形的思想,只有思维的同理性才可以俘获人心,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潘小姐说完,把入职申请表直接递给了眼前这个26岁的热血青年。

潘小姐说的话,深植进了陶跃庆的脑海里。就这样,陶跃庆成为了一名销售人员。

一开始,陶跃庆毫无销售经验和人脉,他只能骑着单车,用最笨的“跟人”办法,跟着设计院给排水的工程师、房地产公司负责装修工程的人,推销自己的产品。最多的时候,陶跃庆一天可以跑七个单位,有些大厦和单位不允许销售人员随意进出,而陶跃庆总能赶在门卫询问之前,以一句“ 有事儿” 顺利突围。

在做销售的6年间,陶跃庆谈下了很多大单,每一次和房地产公司老总正面接洽的时候,陶跃庆都给人以沉稳及可靠的感觉。他在西装衬衫和短裤T恤的生活中自由切换着,在逐渐拔起的大厦和一成不变的民房中穿梭着,一步一步完成了原始积累。

3.“在路上”的一次次奔跑

199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大学的同学找到陶跃庆,问他要不要去《焦点访谈》栏目工作。此时,正在加拿大做APEC会议采访工作的水均益团队,传输回来的资料需要找人翻译,而陶跃庆正好会英语,才有了这次“近水楼台”的机会。

听到这个消息后,陶跃庆异常兴奋,他想要尝试一种新的生活体验,那个冥冥中的思绪,再一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在这无始无终、变幻莫测的漫漫路途上,你永远无法知道前面等待你的是什么。而你应该去体验更多。”

作为一名洁具销售人员,陶跃庆不具备任何相关经验,他索性告诉对方:自己曾经翻译过外国著作,是一个专业的科班文字工作者。他试图用话术语言和文本背书,把这份工作紧紧地攥在手中。

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他成功了。他跨越固有的行业,为自己的“人生旅途”添上一笔新的印记。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不想做家禽,想做野兽,飞鸟。”

后来陶跃庆又在该栏目做到记者,见证了“中国实力”突飞猛进的二十年,报道了无数的大事件。

第一次独立采访,陶跃庆记忆犹新。当时的采访对象,官居一家银行的总行长,采访完毕后,那位行长说:“你们《焦点访谈》栏目的记者都是百里挑一的吧,看你这么专业。”

陶跃庆如实回答道:“这是我的第一次,没有任何的采访经验。”

而最终,那位行长都认为陶跃庆在自谦。

“虽然我没有采访的经验,但是我有与人打交道的经验,我是一个优秀的销售,我知道我想要什么,也知道他可以给我带来什么,这就足够了。” 陶跃庆想着,也按着这样的心劲做着,越发地沉稳。

2001年,陶跃庆采访报道了中国加入WTO的全过程,他说:“ 看着中国正式入世,改革开放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借此展开新的篇章,踏上了腾飞的起点。” 那种无限自豪感,像是一股热血贯穿全身,让人不觉沉醉。

“虽然我直面采访过无数的领导人,让我心里有无限的底气,但都比不过这一次的悸动。民族的自豪情感远远重墨于个人。” 陶跃庆说道。

采访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访葡萄牙前总理、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在2001年4月1日,中国南海上空发生了一次重大撞机事件。美国EP-3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附近海域上空侦查,中国海军航空兵派出2架歼-8II战斗机进行监视和拦截,其中一架僚机与美军飞机发生碰撞,中国战斗机坠毁,飞行员王伟跳伞下落不明,后被中国确认牺牲。

作为央视派出的直接报道人,陶跃庆登上了北京飞海南的飞机。巧合的是,十年前的4月5日,陶跃庆辞掉工作,揣着1500块钱,从上海飞向了海南。十年之间,同一个人,不一样的身份,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和使命,让陶跃庆不甚唏嘘。

由于美国军机是未经允许迫降在海南岛陵水机场。一到海南的陶跃庆就直奔陵水机场,没想到人还没迈进航站楼,喇叭就响了,“不许动,站在那里。”

一溜烟,陶跃庆就被出现在面前的车带走了,被当作间谍关在了一个小黑屋里。多番解释和核实过后才放了陶跃庆。由于时间被意外耽误,下午6点才走出机场的陶跃庆,需要马上要赶到海口,晚上8点钟的时候会有一个发布会举行。陶跃庆打了个车,用了不到2个小时,横跨了整个海南岛南北,准时赶上了发布会的直播。

陶跃庆说,“当自己奔驰在那条正在修葺的海南环岛高速上,仿佛看到了整个美国的西海岸,也由此真正开启了通往体验生命以及无限可能的大门。”

4.愿做“路上”的明灯,指引他人

成为新闻工作者的陶跃庆发现,这个职业可以让自己时刻保持“在路上”。那些零零总总、各不相同的事件,拓展着他的眼界,丰满着他的阅历,沉淀着他的内心。而他,愿意用自己的笔触,照亮有需要的人。

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央视派出陶跃庆完成一线采访工作。没有任何准备的陶跃庆,带齐设备,连夜赶到了北川。

报道北川重灾区第一线

当时,所有的人心情都像天气一样晦涩,周遭的一切,不真实地直面在陶跃庆眼前。即使站在废墟上的陶跃庆能感到阵阵、不间断地晃动,可他却不能有任何表现,更不能感性地安慰任何一个人,只能强压着悲怆,直播采访每一个对象。

“这个城市,像日子一样,一下就抽离而去,我们根本无能为力。” 一个失去亲人的采访者说道。

隔着屏幕和身临其境的差距,就像是少了一层护板,让袒露无疑的情感,迎面而来,陶跃庆痛苦不已。

在这期间,陶跃庆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叫彭国华的人。他在地震发生时被埋,170个小时后,奇迹生还。

“七天七夜,我在洞里主要靠喝自己的小便和吃草纸维生。为了保存体力,我基本上不动,呼吸都是极小口。我坚信妻子会来救我。” 彭国华在被救后受访说道。

在绵阳采访的日子,陶跃庆也遇到了一次和死神插肩而过的经历。一栋地震中的危楼,陶跃庆身在其中,而恰巧此时发生了余震,整个大楼开始剧烈晃动,陶跃庆毫无退路,只能裹着屋里的一床被子,蜷缩在房间一角,祈求苍天饶过。

整个过程持续几分钟,最终危楼还是挺住了,只是垮掉了些瓦砾,增添了更多的墙体裂缝。

但陶跃庆说:“那一刻,死神靠近再离开,我才知道,原来人如此渺小。”

而这些惊心动魄或饱含痛楚的往事,终究会随着时间,消逝在微风之中,只留下隐约的气息。陶跃庆仍旧会行走在路上,不卑不亢地去面对下一次的未知。

“我不想体验更好,只想体验更多。” 陶跃庆自言。

而同年3月14日,发生在拉萨打砸抢烧事件,成为陶跃庆从业史上不能抹去的一笔。《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真相》让陶跃庆一个非科班出生的记者,获得了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题个人编辑奖。可陶跃庆却说,“任何奖项都没有全程参与一次事件来得生动,而我,只想站在需要的人身后,照亮他。”

一句不着余力的话,把拉萨事件报道的凶险全数隐去,留下的只是事实的真相。

时间的流转,赋予在陶跃庆身上的名片越来越多,中央电视台记者、资深制片人、特约评论员、主持人、作家..... 陶跃庆反而游刃有余。他不愿被任何形式所拘泥,也不愿止步,而这样多重叠的身份,让他越发地有激情,像火一样,在燃烧。

陶跃庆在央广做评论员

两年前,陶跃庆做了一期专题节目叫《我的十年》。在节目里,陶跃庆说:“虽然这十年,我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多的变化,但是只要想到彭国华的故事,想到他如何顽强地生存下来时,我所有的困难、所谓的压力,都不足为惧。”

如今,依然活跃在央视台前的陶跃庆,想要去做一颗光明的种子。他一次又一次地在反问自己,该如何用自己的既有能力和经验去照亮更多的人。

《今日关注》国庆70周年节目

前段日子,因为疫情原因,许多人的收入来源被切断。有一位26岁的单亲爸爸,带着一个4岁的女儿,在武汉街头流浪,最后在快要填不饱肚子时,遇到了一直在做救助工作的陶跃庆。

因为年少时的犯错,年轻的爸爸背负了案底。在这之前,这位父亲带着孩子打些零工糊口,可这半年的空窗期,让他们彻底居无定所,只能带着孩子住在公园里。

听完父女的遭遇后,陶跃庆拿了一些生活费给小伙子,告诉他,“我会站在你的身后,会和你在一起,只要你信自己。”

后来,在陶跃庆的默默帮扶下,年轻的爸爸也非常努力,一点点去寻找自己的出路。最终,靠着摆地摊和在豆瓣上记录自己的经历获得的打赏,有了收入,带着孩子找了个住处,安定了下来。

陶跃庆很是安慰,给予的那一点保障,就像一根绳,紧紧地拽住了对方,把他快要滑落的人生又牵引回来。

“现在的年轻人,是盛世的“后浪”,敢于冒险、敢于突破。如果多添一份指引和支持,那就会是光,照亮着他们往前。” 陶跃庆说道。

就如同他译文里的一句话,“我一生都喜欢跟在令我感兴趣的人身后,那些有点疯狂的人,疯狂地生活,疯狂地表达,疯狂地渴望被救赎,同时渴望一切,不知疲倦,不落俗套,他们不停地燃烧,燃烧……”

这就是陶跃庆,一个正在路上行走的人,一个在生活中历经风浪,去感知和看寻生活B面的智者。

原标题:《陶跃庆:出过书、下过海,还做过央视记者和制片人,他永远奔跑“在路上”!》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落地广西

本报南宁讯(记者/谭卓雯)近日,广西首批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资金落地,人民银行全区各分支机构向区内地方法人金融机...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