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治愈疾病 疗愈心灵 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中医特色康复诊疗让患者重燃希望 □本报记者 欧 贤

右江日报 2020-05-29 08:07 大字

“面瘫给我带来多年的痛苦、自卑和无奈,我一度非常抑郁,但是在住院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是她们一次次的鼓励和努力,让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这是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一位患面神经麻痹的患者覃女士治愈出院后写给医护人员的感谢信。患病10余年来,覃女士到处求医,花费大笔费用,但病情从未好转。后来,覃女士来到市中医医院康复科接受了中医特色康复诊疗,经过两个多月的针对性治疗,她的症状全部消失,康复出院。覃女士非常高兴,出院后还给康复科送去了一面锦旗以表感激之情。

与一般综合医院不同,市中医医院康复科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科疾病,主要采用烫疗、针灸、推拿、拔罐、封堵、刮痧、反射、贴敷及中药等中医及壮医学治疗、康复、保健办法,将先进医疗技术和中医中药调理结合起来,形成极具特色的中西医康复诊疗,获得广大患者和群众的好评。

重视人才,引进新技术培养人才

打造重点特色专科,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时间尚短、专业技术要求高的中医康复科,专业技术人才更是紧缺资源。目前,市中医医院康复科配备有5名医师、10名康复治疗师、5名护士,这个20人的团队熟练掌握各种传统特色疗法、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和康复估计技术。科室开设有门诊治疗区、病房、成人康复训练区,小儿脑瘫肢体康复训练区,康复设备齐全,除传统特色的针灸疗法,还开展浮针、刀针、平衡针等中医康复特色治疗,其中,还有不少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及IOE等技术。

罗德康是康复科的主治医师,从医1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运用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颈肩腰椎病、运动损伤等疾病。“阿婆,不要动,我再给你按一下腰。”记者看见罗德康时,他正在给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的老年患者做治疗。治疗结束,罗德康刚走出病房,又被另一位患者拦在了门口,因为经常被患者半路“拦截”,罗德康手头上的事似乎永远都做不完,他还常常因此错过饭点。“对我们来说,患者的事情就是大事。”凭借着这份敬业精神,罗德康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多年来收到了不少锦旗。同时,他很重视学习新技术,不断精进自己的康复诊疗技术,成为康复科不可或缺的“顶梁柱”。

但要发展康复科,仅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康复科主任黄帅认为,提升整体医疗素质,增强个人专科本领,充分发挥中医康复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是康复科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很重视现有医生、治疗师、护士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以往每年都会轮派去国内有名医院学习专科康复技术,有条件的话还会送至国外进修,学成后把新知识、新技术带回来,作为骨干力量培养,充实康复科人才队伍。”黄帅说。

康复科护士长麻绍芬是外派培训回来的骨干。麻绍芬有6年的骨科护理经验,去年她到郑州大学一附院进修学习康复治疗新技术,带回来了间歇经口管饲(IOE)、间歇导尿两项新技术。其中,间歇经口管饲的应用改变了原来康复科护理普遍采用的传统留置胃管方式,改变使患者脱离了胃管的束缚。“我们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病人恢复功能,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像这类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为一些原本需要留置胃管的病人带来方便。”麻绍芬说。

重视患者,专业诊疗之外细心呵护

在康复科档案中,有一个“植物人”苏醒复健的病例令人印象深刻。

患者黄某因意外摔伤被诊断为重型颅脑外伤,抢救回来后却变成了“植物人”,这个病症救治难度大,成功概率低,但患者家属没有放弃,医护人员也恪尽职守,尽心医治。众人的希望没有被辜负,一年后,患者终于苏醒,开始进入康复阶段。对康复科来说,这名患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康复科全体医护人员迎难而上,决心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当时,还是医师的罗德康十分重视这名患者,为他量身制定了治疗方案,发挥中医康复的长处,采取了针刺、灸法、关节粘连松解术、中药烫疗、内服中药等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康复过程中,第一阶段重点放在避免出现废用性并发症和预防关节活动受限;第二阶段着重引导正确运动模式,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第三阶段,加强日常能力练习,让患者趋于自理。”罗德康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系统的康复治疗,患者黄某在康复科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克服了种种困难,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顺利康复出院。

中医特色康复诊疗是康复科的招牌,也是许多患者看重的“特色”。和文章开头的覃女士一样,患者王女士因右边脸面瘫去年年底进入市中医医院治疗,罗德康医生接诊了她,为她量身定制了针灸、拔闪罐、电针等中医治疗方案,配合中成药治疗。一段时间后,王女士的病情逐渐好转,一开始闭不上的右眼已经能慢慢闭上,这让她对病情治疗充满信心。“治疗期间,病情也有好转,这里的护理人员态度很好,护理工作很到位,每天都很关心我的病情。”王女士说,住院的每一天,如果下午没有治疗计划她中午都会回家,因为家里还有孩子需要照看,到了傍晚吃完晚饭就会回医院。康复科的护士们知道她回家了会格外注意,到了晚上7点钟还没有在医院看见她就会打电话询问,叮嘱她路上小心,按时回来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她,让王女士感到很温暖,“我会努力配合好每一项康复治疗及训练,期待早日康复出院。”王女士说。

重视发展,新环境带来新机遇

今年4月22日,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举行了搬迁仪式,正式迁移至康复医学楼,拥有了独立的病房,从此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黄帅介绍,相比从前设置在门诊综合楼的临时病房,新病区里配备了智能上下肢运动康复训练机、吞咽功能治疗仪、减重步态训练器、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儿童运动训练设备套件等先进设备,先进医疗器械加上传统中医康复诊疗,康复科的整体诊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也能满足更多复杂的康复需求,造福广大患者和群众。

“我们康复科原有床位20张,整体搬迁到新建大楼后将增设更多床位,可以容纳更多患者,满足更多康复治疗需求。”黄帅说。记者了解到,市中医医院将重点打造中医康复中心项目,届时将开设100张床位,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扩增到约4000平方米。并独立设置康复运动大厅和神经康复病区、骨伤康复病区、儿童康复病区等三大病区,便于开展各项康复治疗项目。黄帅表示:“我们致力于打造市级、自治区级重点特色专科,发扬中医学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开创一个在滇黔桂交界地区乃至自治区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以医术立足,用实力说话,努力成为更多患者康复、医疗的第一选择。”

黄帅的底气来自市中医医院康复科的实力。据了解,市中医医院作为深圳市中医院对口帮扶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单位,康复医学科将依托平台继续与对方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深度协作,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引进新技术、新理念,形成良性发展的康复医疗体系。

新闻推荐

做好“融合”大文章 唱响“智造”新旋律 广西钢铁冷轧厂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工作综述

生产设备国际一流,宽敞干净的厂房里只有零星工人不时触摸工作台前的电脑显示屏或者在中控室监控生产运行,“科技+智能”正...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