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退役老兵的最美逆行 记广西优秀战“疫”护士尹源发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护师尹源发正在检查救护车药物配备情况。(本报记者 张翔 摄)
点亮患者的生命之灯,唱响护佑生命的大爱之歌。在疫情面前,他挺身而出,像战士一样冲锋在前,以奋战的身影书写出这个时代最美的篇章。他,就是被广西护理学会授予“广西优秀战‘疫’护士”的援藏退役老兵、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护师尹源发。
关键时刻冲上去
从今年1月下旬以来,尹源发就一直奋战在转运、救护新冠肺炎患者第一线。尽管120急救中心24小时排班,工作繁重,轮休时间尹源发还主动请缨到高速路口当测温志愿者。自治区征召医护人员的号角吹响,他克服孩子年幼、岳父正在住院的困难,第一时间报名表明决心,经过层层筛选,成为广西第五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首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的5名队员之一。
若有战,召必回。这样的选择对尹源发来说并不是第一次。他曾经为了报效祖国,成为西藏山南军分区边防部队的一名边防士兵,驻守边疆,戍边为民。退伍参加工作后,“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始终激励着他。虽然身份转变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但他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始终如一。国家有难,他再次披上战衣,冲锋陷阵。
医护人员多一分担当,疫情就少一分肆虐,战胜疫情就多一分希望。在武汉,广西第五批驰援湖北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市优抚医院,主要收治患有新冠肺炎的精神病人和服刑在押人员,工作难度更大,感染风险更高。需要整理病区时,尹源发主动承包重活、体力活,和队员们仅用3天时间就整理出两个病区,并很快收治了一批中、重症新冠肺炎患者。
“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挺憋气的,呼吸难受,但是救护病人刻不容缓,必须自我调节,克服困难。”尹源发依靠坚强的意志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因为是男护士,主要在男犯人患者病区工作,相对来说病人配合程度低,危险性更高。尽管如此,他不惧危险,主动要求多上夜班,分担夜班压力。虽然护理的是特殊患者,他也用耐心、信心、爱心去对待他们,患者也跟着医疗队员亲切地称呼他为“发哥”。在驰援武汉的第32天,一名患有新冠肺炎的老年男性特殊病人病情危重,但拒绝治疗,尹源发了解情况后主动到患者床边耐心沟通解释,患者终于配合治疗且病情明显好转。
驰援湖北,勇敢“逆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尹源发冲锋在前,义无反顾地奋斗在战“疫”最前线,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救治病患;用仁心守护,细心照料,善心助人,以专业的救治、顽强的拼搏、崇高的精神,给患者带来希望,为战胜疫情注入力量。截至3月28日,尹源发在武汉优抚医院共护理新冠肺炎患者251名,出院177名、转科64名,采血235份、输液38次、输氧113次、测量生命体征1688次、测血糖104次、测量血氧饱和度1148次。同时,他还加入医疗队心理小组,对队员开展心理干预,确保医疗队员能够身心放松地完成工作,深受患者和医疗队领导的好评。
视病人如亲人
熟悉尹源发的人,无论是同事还是患者都喜欢叫他“发哥”。刚刚30岁出头的他,因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深受患者喜欢。
参加工作以来,尹源发一直冲在急救一线开展护理工作,24小时排班,工作异常繁重辛苦,还伴随着未知的危险,但他从来不曾打退堂鼓,而是把每一次出诊都当成突发事件来对待,始终视病人如亲人,急患者之所急,竭尽全力抢救患者。2018年9月,玉林遭遇台风“山竹”,急救中心所有人员时刻待命。当时,有一名患者身体不适,需要立刻救治。由于风雨交加,村庄里道路狭窄、泥泞,夜间行车视野不好,稍有不慎便可能连人带车翻沟里,司机需要频频下车察看路况。这个时候,尹源发毫不犹豫穿上雨衣下车充当引导员,用木棍作支撑在泥泞的道路上蹒跚前进。当赶到患者身边时,尹源发早已全身湿透,可看到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转危为安时,他终于松了口气:“值了!”
9年多来,尹源发出诊11000多趟,参与救治的各类突发事件300余起,参与各级政府医疗保障及重大赛事80余次,出诊公里数约42万公里。他还是玉林市急救市民学校培训导师、男护士联盟的带头人,利用休息时间走进社区、基层卫生单位开展急救培训7000多人次。
新闻推荐
唐剑锋今年“五一”小长假,不仅让企业和消费者看到市场消费回暖积极信号,也让企业看到消费市场巨大潜力。这是经过全国上下...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