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为晚期食管癌患者打造新疗法

柳州日报 2019-12-11 08:50 大字

广西科大二附院胸外科带头人在一起业务交流。

日前,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下称:广西科大二附院)胸外科首例食管粒子支架植入术获得成功,曾大爷成为该项新技术的首个受惠者。

曾大爷今年72岁,持续性进食困难已经有半年多时间了。大爷性格倔强,不愿到医院看病。最近1个月,因病情更加严重,只能喝水,喝水后也反复呕吐,胸背部持续疼痛不能缓解,到医院时确诊为食管癌晚期,肿瘤完全堵住了食管,已经失去最佳手术的机会。曾大爷年龄大、体质差,也无法耐受传统的放疗、化疗。

手术和放疗、化疗都不行,那曾大爷该如何治疗呢?广西科大二附院胸外科联合医务部、消化内科、介入科、核医学科等进行专家会诊,决定用一种全新的技术为其治疗——食管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术。

经过全面详细的评估及准备后,曾大爷被推入介入手术室,医生根据肿瘤大小计算好照射剂量,将碘125粒子像“布雷”一样一颗一颗小心地安置在食管支架上。随着食管支架膨胀展开,被肿瘤侵犯阻塞的食管被支架扩通,支架上的碘粒子和肿瘤实现了“零距离”接触,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小小的粒子会持续地杀死曾大爷食管里的肿瘤细胞,截断肿瘤扩散的途径。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仅仅用了15分钟,手术第二天曾大爷就能进食,几天后就能正常吃饭了。

胸外科副主任石磊介绍,食管癌是我国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于晚期,不能耐受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仅10%-15%。像曾大爷一样,70%的食管癌患者确诊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传统式的食管癌支架植入可以短期解决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进食问题,但却无法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支架内常常很快又被肿瘤侵入导致重新狭窄,而放射性粒子支架,可以达到解决进食困难和治疗肿瘤的双重目的,这既大大改善了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消灭肿瘤的同时又减少了医疗创伤和外放疗的副作用,有效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对于年龄大、心肺功能差、体质虚弱难以耐受手术的食管癌患者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

(罗秋振 文/图)

新闻推荐

广西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开营

本报南宁讯(记者/刘莉)12月7日,由广西律师协会举办的首期广西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在广西法官学院正式开营。此次活动旨在...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