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不持一砚归传千古佳话“我从包公家乡来”系列报道之“肇庆篇”(下)

肥东晨刊 2019-11-19 09:14 大字

○包公楼内香火鼎盛 ○砚洲岛“黄布沙” ○传说中包公掷砚处——羚羊峡 ○冯咏浩介绍包公与端砚 ○仿制包公限砚的布告 ○包公楼码头□本刊记者顾雯鑫文/图

肇庆市博物馆原馆长冯咏浩说,包公在肇庆人心中地位很高。尤其是父辈,“我母亲十分崇拜包公,有什么想不通的问题,就去拜包公。”他告诉笔者,包公为端州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在肇庆是家喻户晓,影响非常大。这样的说法,笔者也从肇庆地方志中得到印证,“一里四进士,父子八贡生”的兴仁里(雄才故里),里前有吃水井,里后靠秀オ山,文运昌兴。明末到清中期,最为鼎盛。在这里,祭祀包公是一项重要仪式。里中有一个世代承传的习俗,每六年举办一次“奉香节”——送瘟神,除魔患,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合家平安。

包拯知端州时,开七井,治瘟疫。州署前,包拯开挖的第一口井,百姓称为“锁妖井”。人们都认为包公能降妖伏魔,所以至今祭祀。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肇庆七井》中说:“孝肃此举,端人至今受福。大矣哉,君子为政,能养斯民于千载,用之不穷。不过一井之为功,亦何所惮而不为乎!”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肇庆的奉香节可为一明证。

爱百姓不爱贡砚

包公在端州,有一件事几乎所有宋代史书都有记载,使他名扬千古,这就是“岁满不持一砚归”。具体记载如下:

端州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命制者才足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宋史·包拯传》什么意思呢?原来,端州出产一种名贵的砚台,称“端砚”,每年要向朝廷进贡一定数额。从前的端州长官往往在贡砚数额之外,增收几十倍的砚台,用以赠送朝中权贵,谋求升官发财。而包公命令制砚工人只按朝廷贡砚数额交纳,连一方砚台也不多收。包公以身作则,三年任满,“不持一砚归”,返回京师开封。

这件事看来并不大,为什么影响这么大?原来,端砚极为名贵,在唐代就是朝廷贡品。士大夫视端砚如至宝。唐代名臣魏征有一方端砚,平时收藏起来,只有为朝廷写奏章时才用。临死还要家人以此砚陪葬,足见他多么喜爱了。端砚石质温润纹理细密,研墨不损毫,书写流利生辉。至宋代制作更精,仍是年年向朝廷进贡。但制砚工人极苦,一方好砚石采掘艰难,还有生命之忧。工人为了进贡,苦不堪言,生活不保,甚至家破人亡还完不成任务。其实,朝廷每年征收砚台并不多,主要是地方官层层加码,增加几十倍的数额,才给工人造成了苦难。包公知道实情后,立即下令,只按贡砚数额征收。任何人,包括他自己,不准向工人索要一方端砚,违者严惩不贷。此告示一出,端州制砚工人奔走相告,拍手称快,称包公为“包青天”。

包公是著名书法家,《书史会要》一书曾著录其大名,并收入其书法作品。宋人称包公书法:

笔法端劲,输墨间风流藉。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03

包公身为端州知州和书法家,对端砚自然是喜爱的。但他亲民、爱民是第一位的,绝不会盘剥百姓,中饱私囊。三年任满,居然“不持一砚归”,实在难能可贵。什么是“清官”?断案公正是清官,清正廉明,爱护百姓,同样是清官。

“他是神一样的存在”

砚洲岛,位于著名景区鼎湖山之南,是广东省最大的江心岛,面积6.32平方公里,因包公掷砚传说而得名。岛上风光旖旎,民风淳朴,名胜古迹众多,现为集“廉政教育、传统文化、乡村休闲”为一体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据悉,明末清初已经有人上岛居住。由于传说这岛是包公掷砚形成的,岛上的居民都十分敬仰包公。虽然也有官员意欲出资兴建包公祠,由于被朝廷召回,楼没建成。后来,由砚洲罗本元等人倡议集资,得砚洲岛米船行一百多艘,米船鼎力襄助,岛人勉力捐资,凡建祠所需的材料,全部由米船行从广西各地义务运送,用去纹银二千余两,历时十一个月又十一天,建成的楼分三叠,阔六丈,进深三丈五尺,高四丈六尺,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包公楼。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砚洲岛之东的包公楼建成;同治七年(1868年),因楼破危,修理后改为两层,易名为“包公楼”。其后扩建并修缮浩然亭、聚宝塔、五义桥、孝肃牌坊等。楼内设有“孝肃圣德润砚洲”展览,介绍包公出巡、祭龙母拜包公等传说故事。

年年包公诞辰,岛上人抬着包公神像游乡,仪式十分隆重,吸引了许多外来游客,也成为当地每年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世代生活在岛上的莫大姐对记者说,“包公在我们心目中,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古时候,他造福一方,现在我们家里有大小事都会去祭拜他、纪念他,因为他值得我们崇拜,他是千年的大清官。”

包公掷砚成洲

砚洲岛因包公掷砚传说而得名,那这个传说是怎样的呢?

话说北宋庆历二年(1042)的一天,包拯要调离端州,升任殿中丞。端州百姓闻讯,非常不舍。这天早晨,霞光万丈,满地金辉,端城码头早早就被挤得水泄不通。有扶老携幼前来送行的,有携带特产来送礼的,有专程前来见识包公的……真是十里相送离别难啊!包公双手抱拳,一再向百姓叩谢拜别,可就是不肯收受半点礼物。但有一个乡绅,他趁包拯向百姓叩谢拜别之机,便闪到包拯的书童面前,轻轻地说了些什么,硬是把用黄布裹着的一包东西塞了过去。晴空万里,人欢水笑。船工解缆扬帆,帆船顺流东去。端州百姓伫立码头,久久凝望站在船头的包拯,双手挥动着,眼睛湿润了。

奇怪,帆船航行到羚羊峡口时,忽然天昏地暗,狂风呼啸,雷轰电闪,巨浪翻天。船上的人个个惶惑不安。包拯感到事有蹊跷,心想:莫非船上有人做了亏心事?或是船上藏有端州宝物?包拯当机立断,立刻把全船人员召集在一起,查问,结果发现了有一包用黄布裹着的东西。原来,那个乡绅把端砚偷偷交给了包拯的书童。书童倒是好心,他见包拯的旧砚残破,天天批文办案,也确实需要一方新的砚台,于是就收下来。包据听后勃然大怒:“端砚是贡品,有千百砚工的血和泪,岂能白白收受?”书童跪在包拯面前,抖着双手,把黄布包慢慢打开,霎时,全船人都惊呆了:一缕耀眼的“金光”就在黄布上弥漫,轻轻飘荡,熠熠生辉。石润色鲜、刻工精美……果真是一方端溪名砚啊!但是,包拯毅然道:“这砚是属于端州父老的,我岂能收下?”于是,拿过砚台,用力掷向江心。

俗语说,正气凛然能压邪。顷刻间,砚落江水,风平浪静乌云散;黄布飞飘,水映山红太阳照。砚落之处,不久便升起一座绿色的小岛,就是今天的砚洲岛;落的那块黄布,则成了现在的“黄布沙”。这就是包公掷砚成洲的故事。

包公掷砚的传说,尽管有许多神话色彩,但包公清正廉明,身为知州和书法家而不贪一砚,却是史有明载。1973年,合肥市文物管理部门在清理包拯及其子孙的陪葬物中,未有发现一方端砚。《人民日报》为此专门发表了《包公掷砚》这篇文章,肯定包公不贪一砚的美德,称其居官清廉爱民,足资借鉴。也可见“岁满不持一砚归”的记录是真实可信的。包拯州署后院筑洗砚池,可见证其爱砚。其为人,其品格,其清廉,其直道,洗砚池足可为镜。“岁满不持一砚归”,包拯的清廉古今有评,不用端州一方砚,却又开凿了洗砚池,不持不是不爱,但爱而不取。包公在那种大官大贪、小官小贪,甚至无官不贪的封建社会里,不贪一砚,更显其清官本色。

新闻推荐

广西“打传”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大规模聚集式传销活动得到遏制,教育遣返2.69万人■共立案3918件,刑拘1395人,涉案资金14.49亿元本报南宁讯(记者/吴家跃)11月...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