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潭往事□施铁靖
如果有人问我:听说你们宜州幅员辽阔,山清水秀,是闻名遐迩的长寿之乡;但就你个人的爱好与审美,你认为宜州最适合人居且又美如仙境的地方在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说:那是清潭!
或公或私,我坐车路经清潭不计其数,却无暇进清潭一游。近日,应宜州文物管理所陈仲涛先生之邀,同赴清潭考察一处清代遗迹。我第一次走进清潭。当我走过老街,站在街头几株古榕有如华盖般的浓荫下,我立即被伏虎山下的水光山色深深地迷住了:宜州各处的旖旎风景,我拜访多矣,想不到人间仙境竟有如清潭者!
伏虎山上植被葱茏,青翠如黛,山下一泓深潭,碧绿如蓝,平静如镜,蓝天上的白云,有如棉花般在水面浮过。深潭约近一亩面积。透过深潭地下,有几股清泉从南岸路基下涌出,形成了老街旁宽阔达十数亩面积的“瑶池”;如镜水面,折射出古榕和鳞次栉比民居新楼以及蓝天白云的倒影,美若丹青,令人心旷神怡!走过板楞村人烟稠密的屯中小巷,来到伏虎山麓西头,山脚下一处深邃的岩洞里,涌出汩汩清泉,几尾金色的大鲤鱼,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弋,根本不惧生人;流量有如小河般的泉水,蜿蜒沿着河床向南面的田野中流去。千百年来,清潭里一带数千亩的良田,就是靠伏虎山下的泉水,滋润着百姓的春华秋实,五谷丰登。
观赏到清潭里美不胜收的田园风景和水色山光,不得不崇拜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然而更能沁入我肺腑的却是清潭里丰厚的人文底蕴。因为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只需一次地壳运动即可造就;而丰厚的人文底蕴,却需千年文化浸润方可形成。所以,当我观赏某地奇景胜状之时,更关注它们的人文内涵,它们是其民俗文化之源。
发现清潭这片风水宝地的开拓者,应当归功于唐太宗为代表的唐初政治家们。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唐朝大将李靖,奉命率军平定了岭南。李靖随任岭南道抚慰大使校检桂州总管。经朝廷批准,李靖将汉代定周县故地改置为龙水郡,下设龙水、崖山、东玺、天河四县。龙水郡隶岭南道邕州都督府(简称邕管)。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改龙水郡为粤州,在境内增置羁縻述昆州(今龙头乡及都安板岭、司街一带)、羁縻温泉州(今清潭、洛富、屏南、忻城欧洞、马泗、里苗一带)。温泉州下设温泉、洛富两县。温泉州与述昆州俱隶岭南道桂州都督府(简称桂管)。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改粤州为宜州,仍隶邕管。温泉州与述昆州仍隶桂管。
唐贞观四年设置羁縻温泉州时,其州治设置在清潭伏虎山下的板楞村;附郭温泉县治设在今清潭老街黎氏旧址处。唐朝以后的宋、元两朝依旧沿袭置羁縻温泉州。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置广西布政使司,改元朝庆远路为庆远府,裁撤温泉州并入宜山县。至此,清潭正式并入宜州版图。
如果从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温泉州始,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裁并至宜山县止,温泉州在中国历史上存在738年之久。换一句话说,清潭几乎与宜州同时接受唐朝中原文化。可见清潭的文化底蕴是何等深厚。北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丁未科进士及第高中榜眼的黎志,就是清潭人。而宋哲宗元祐三年戊辰科(1089年)韦安,宋徽宗大观三年己丑科(1109年)韦经,他们在皇帝亲临的殿试中都高中进士,任为朝廷命官,他俩实际上也是清潭里(温泉州)辖区人氏。
上述这些有史可稽的人物,都是古代清潭接受中原文化的精英代表。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只有160户共800多人的清潭街,40年来,竟考出180多位大中专学生,60多位本科生,其中有7位研究生……这都是千年传承中原文化的结晶。
虽然我并不迷信风水地理学,但现实生活中的某种巧合,现代科学又无法解释,只能使人见仁见智地叹服。
例如清潭伏虎山,三里之外远眺,十足是一匹卧虎,惟妙惟肖。唐人称其为“伏虎山”,绝对形似。但走到街头古榕下仔细一瞧,三峰并立,明明就是一座“笔架山”,山下近一亩面积的深潭,就是“墨砚”;南面十多亩清澈水面,实际是“墨洗”。难怪清潭里文人辈出,此乃日月之精华,山水之孕育也。只不过清潭山水放大了地理形态,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习以为常,没有闲暇仔细观察而已。
至今还竖立在清潭老街黎氏旧宅旁清嘉庆元年(1796年)的四棱布告碑,其内容完整地体现了清潭里百姓严格地恪守中原文化的伦理道德:“清潭里中下两疃民,俱务农为业,素称敦厚,殊少作奸犯科。”但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乾嘉盛世”的出现,清潭一些外来人口“近年以来,游手生业,专以包娼聚赌,窝窃行拐为事,甚至女盗男偷,欺孤凌寡,不畏法律之威,彼唱此和,相习成风。”严重地干扰了清潭的社会秩序。为了打击这种外来的歪风邪气,“为礼法之良民,共享太平之盛世”,清潭里的百姓经过公议,并经官府批准,立碑定十条戒律(被今人称之为:清潭的村规民约)。“倘有不法之棍徒,仍蹈前辙,一经禀到,立拿重究,决不宽贷。”
可见清潭里百姓接受中原文化,坚决捍卫中华传统伦理道德,历经千年而不衰!
正因为天地造物主成就了清潭里一带的青山绿水,而青山绿水间的壮族人民,在历朝中央政府的人性管理下,勤劳勇敢,开垦了清潭这片稻作沃土,在不断吸收中原稻作文明的基础上,建成了清潭里适合民居的人间桃源。自唐始,清潭接受中原文化,沐浴中原文化,而清潭百姓“烟霞养性,道德传心”,终于在清代嘉庆年间,出现了142岁的人瑞寿星蓝祥。
有人会质疑,凭什么说人瑞寿星蓝祥是清潭里人氏?
2015年12月27日,宜州文物管理所的陈仲涛先生邀我一起考察了清潭小山“画马岩”。岩洞的崖壁上,有蓝祥本人与护送他回清潭里、时任广西巡抚钱楷大人的亲笔题崖(请参阅拙文《寻找蓝祥故里》《蓝祥民族问题之我见》)。证明了清代宜州人瑞寿星蓝祥实为清代清潭里人氏。否则,堂堂广西巡抚钱楷,绝不会亲奉嘉庆圣旨和御诗以及朝廷赏赐,千里迢迢、舟车劳顿至宜州。钱大人代表朝廷完成颁奖程序之后,还亲自护送寿星至清潭。
嘉庆御诗:
“星弧昭瑞应交南,陆地神仙纪姓蓝。百岁春秋卌年度,四朝雨露一身覃。
烟霞养性同彭祖,道德传心问老聃。花甲再周衍无极,长生宝箓丽琅函。”
嘉庆御诗不仅是朝廷对寿星蓝祥个人的褒奖,也是对古代清潭百姓沐浴中原文化,“务农为业,素称敦厚”的褒奖!
记得自己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看见农村办“白事”,有的棺材头写“福”字,而有的写“寿”字,同是装殓逝者的棺材,为何会出现不同的字?我因此而问母亲。母亲回答说:“写‘福’字的棺材,说明死者还未到60岁,他生前只能享‘福’而不能享‘寿’。只有超过一甲子(60个春秋)的人,才配享‘寿’,棺材头就可以写‘寿’字。”在母亲的启发下,我在小学阶段已经悟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享“寿”而不是享“福”。
2016年6月19日,我按图索骥,在清潭潘志清先生等人的向导下,去拜访并考察了一处清代属清潭里辖下的小山村。该村庄坐东朝西,北、东、南三面青山环抱,山上有泵水潺潺。饮之,则口感清凉甘醇,使人精神为之一振。据村中老人说,山泉不仅满足全村人饮用,而且一年四季都能灌溉村屯西面一百多亩稻田。一年之中,村庄的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宜人。
经访问,得知该山村村民多数姓潘。2011年以前去世两位百岁老人(皆为女性),至今80岁以上、99岁以下老人,尚有17人,按比例,几近十分之一者长寿。
“仁者寿”,是传统思想中最精辟的人生观。这座青山环抱且距离现代文明十分遥远的小山村,人们并不懂得什么“仁者寿”,但他们古朴忠厚,“一家有事,全村帮忙”,与世无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三餐,夜求一宿”的生活态度,使村民们悠然自得而长寿。他们归于人本的实践,比那些名满天下“大学者”的宏论,更精准地诠释了“仁者寿”。
该山村虽小,却夙有读书之风。据该村在县民政局工作的子弟介绍:恢复高考以来,本村因读书出身,有9位子弟分别在县、乡两级任干部或教师。其中一位中山大学毕业,历任科员、科长、处长、贺州副市长、自治区财政厅常务副厅长。
我想,此处明、清及民国原属清潭里辖下的小山村,至今仍呈现的人文现状,难道不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的折射吗?应该准确地说,小山村的人文现状和清潭街的人文现状一致,都是清潭里千年中原文化的传承。
我漫步在清潭街与板楞村的民居之间,点头与各位相遇且和善的父老问候时,胸中总涌出一股祥和的暖意。当我停坐在潭边古榕浓荫下的石凳上,俯视着潭水中撑排嬉戏的孩子们,小小年纪不分性别地都识水性,在水中玩得自由自在,嬉笑声此起彼伏。我突然觉得:清潭的儿童,远比城市儿童快乐得多!难怪清潭里的姑娘们个个都长得如此漂亮而有灵气。
说到清潭姑娘,我想起了清潭古代一段轶闻趣事。
清雍正五年(1727年),廉干有为的能吏徐嘉宾任庆远知府时,考虑到明弘治五年(1492年)设置的永定土司幅员辽阔,不易管理。经朝廷批准,遂将永定土司的清潭、洛富、功德(今欧洞)、窑灰(今马泗)、南乡(今屏南)、三岔等六里划出,另设置宜山里苗分县。这是清取代明以后,宜州在徐知府的主持下最重大的政治举措。
据说徐知府亲自踏勘考察了新设置里苗分县的山川地貌,人文地理,且参照唐、宋温泉州故郡沿革,决定将里苗分县治设置在伏虎山下的板楞村。谁知遭到世居板楞村的董姓大族反对。董姓族长动员清潭及附近几个村屯数千民众集体抗议。董族长的理由是:千百年来,清潭一带山清水秀,世风祥和,是出美女的地方。但唐宋以后,历代朝廷在清潭设置官府长达七百多年,大多是汉人到此当官。他们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地把我们清潭美女娶走,剩下不三不四的女人才轮到我们自己。好不容易等到大明洪武皇帝裁撤清潭官府,经过三百年的休养生息,清潭又出美女了。他们汉人又来设官府和我们抢女人,我们清潭的后生还想不想讨老婆?
董姓族长的鼓动极蛊惑性、煽动性,得到清潭里广大壮族村民,特别是本地青年的支持,形成一股强大的抗议浪潮。
徐知府面对清潭民众的反对,又探知板楞村董姓一族乃明朝宜州名士董其英后裔,在地方上很有影响,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如果硬性在清潭设置分县官衙,引发骚乱,那就有悖设置分县的初衷。聪明的徐知府在体察民情之后,暂时将里苗分县县衙放在德胜巡检司同署。这就是今人有里苗分县在德胜之说的缘由所在。
事后,徐知府与董氏族人沟通,说服董氏,于雍正七年(1729年),里苗分县官衙由德胜移驻清潭板楞村。后移驻高泉(即今清潭老街)。
上述是否正确,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有此一说,立此存照,供后人参考。
孩子们在水中尽情的嬉笑声,惊醒我沉思中的遐想,使我的思路又回到了现实……
我六次走访清潭,深深地感到:清潭古风犹在!
新闻推荐
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1% 增速比全区高2.2个百分点,位列广西各市第一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日前,市商务局第四季度稳增长会议举行。记者从会议获悉,今年以来,市商务系统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积极推进...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