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汉语改变了我的命运”
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中国教师在授课。
本报记者简文湘文/图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老挝交流合作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老挝人开始学习中文。在老挝国立大学,报考汉语的学生人数已超过报考英语的,汉语成为最受欢迎的外语之一。这些学生为什么选择学习汉语?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学习汉语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近日,记者采访了3位在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学习的老挝学生,听他们讲述自己学汉语的故事。
A学汉语是幸运的事
“今年2月我通过了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秋天就到广西民族大学就读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了。”接受记者采访时,普娜开心地说,红扑扑的脸蛋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普娜学习汉语已有3年多了。在老挝国立大学就读时,看到班上不少同学学习汉语,她也动了心,就到孔子学院进行系统地学习。
“汉语是一种很有趣的语言,越学越觉得有意思。汉字是象形文字,有时看到汉字就能猜出是什么意思。”普娜说。
在学汉语时,普娜遇到不少困难。“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发音很难,老师就不停地帮我纠正,鼓励我不要放弃。”她回忆到。为了让普娜更好地学习汉语,孔子学院的老师想了很多方法来帮助她一步步提高对汉语的理解能力。倔强的普娜迎难而上,一点点攻克各种学习难关,汉语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在老师的鼓励下,普娜参加了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并顺利通过,还申请到奖学金来广西进一步深造。
“到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普娜如此总结她和汉语的缘分。
B学汉语超越梦想
“我是农村的孩子,学习汉语改变了我的命运。”苏佳浩对记者说,充满了自信。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苦孩子,苏佳浩比其他孩子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含义。早在大学一年级时,他就开始思索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当苏佳浩了解到学好汉语比学好英语更容易在家乡找到一份好工作时,他便当机立断,到孔子学院报名学习。
刚开始学汉语时,苏佳浩经常混淆第二声和第三声。怎样才能克服这个困难?苏佳浩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跟在老挝国立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们交朋友,“逼迫”自己多说中文。一段时间下来,他的中文越说越顺溜,发音问题也被一一纠正过来。学习中遇到的第二个“拦路虎”,是学写汉字。老挝文由拼音组成,汉字却是象形文字,这让苏佳浩头大。没有捷径可走,他就用最笨拙的方法来练习:每天雷打不动抄写10个汉字。就这样,苏佳浩的汉字越写越好。
随着学习汉语的日益深入,苏佳浩对中国文学越来越感兴趣。他开始看中国作家的作品,还阅读了《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我很喜欢中国当代作家余华,他的作品《活着》我连看了两遍。”苏佳浩说。
在苏佳浩看来,3年的汉语学习之路,带给他最大的收获是成就感。在孔子学院老师的鼓励下,他连续3年参加了“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先后获得二等奖和最佳口才奖,今年更是荣获了老挝赛区冠军。3年里,他体验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今年,他通过了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申请到“一带一路”奖学金,拿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如今,苏佳浩的人生目标,已经超越了“大学毕业后回家乡找一份好工作”,他有了更大的梦想。“我希望以后能在中国工作,为老挝和中国的交流合作尽自己一份力量。”他坚定地说。
C学汉语让她更自信
杨露是个漂亮的女孩,举手投足间无不透露着长期练习舞蹈特有的韵味。因为喜欢中国舞蹈,她走上了学习汉语这条道路。“学习汉语让我变得更自信了。”她略带羞涩地说。
从小热爱舞蹈的杨露,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中国舞蹈,立即被吸引了。于是,她来到孔子学院,边学汉语边学中国舞。
“我刚开始学汉语的时候,遇到中国人,怎么都不敢跟他们说中文。”杨露说。孔子学院的老师一直为她打气,鼓励她要大胆,大胆地学习中国舞,大胆地讲中文。学了两年的汉语,如今的杨露在超市里遇到问路的中国人,总能大大方方地用中文回答,听到对方说“谢谢”,她的感觉“好极了”。
越来越自信的杨露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积极参加各种中文比赛,如“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丝路杯”泰东北高校中国文化大赛等。“去年我参加了在泰国举办的‘丝路杯’泰东北高校中国文化大赛,得了才艺比赛三等奖。”杨露骄傲地说。她相信,在学汉语的路上,自己会越走越远,得到更多的收获。
新闻推荐
日报消息(记者周仟仟)昨日,广西离退休干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自治区第七届“多彩金秋”文化活动戏曲展演在柳州...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