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贺州路 寻找文化“根” 2019年桂台青少年“寿城”暨“中国寻根之旅”世界长寿市(贺州)——夏令营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吴显烨
7月的贺州,是火热的贺州,7月的贺州,是好客的贺州。7月18日,2019年桂台青少年“寿城”暨“中国寻根之旅”世界长寿市(贺州)——夏令营在贺州市开营。来自美国西弗吉尼亚、新泽西、加拿大蒙特利尔、中国台湾地区、贺州等地120多名夏令营营员,在贺州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民族手工艺,踏上祖先走过之路,寻找他们的“根”。
体验文化寻找传统之路
活动期间,120多名夏令营营员体验了书法、绘画、剪纸,学习贺州市特有的瑶绣和民族舞蹈,感受着这里的民族文化。
来自加拿大的邓艾米,普通话说得还不算流利,她用“蹩脚”的普通话说:“此前,我只听说过书法艺术,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毛笔,也是第一次书写汉字。”
邓艾米与贺州同龄朋友共同学习、生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她从贺州朋友身上学会“福”“寿”“人”等中国字,体验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在父母的鼓励下,艾米还计划今后到中国学医。
许多营员的父辈或者祖辈曾在这里生活,他们却是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第一次接触到书法、绘画。但这种流淌着中华民族血液的艺术给了他们极深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除了可以学习到中华传统书画艺术,欣赏到贺州多彩的少数民族舞蹈和服饰文化,营员小朋友们还看到了现代化的城市建设,通过亲身体验,真正感受到贺州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
中华传统文化的体验加深了营员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他们心里埋下了一颗友谊的种子。
素质拓展建立情感之路
夏令营开展的第二天,营员们兴高采烈地参加了素质拓展训练,包括松鼠大树、信任背摔、水管接水三个活动。
在“信任背摔”这个活动中,一名营员要笔直地从台上倒下,其余营员面对面、手抓着手,形成一张交织的“网”,保护摔下来的同伴。营员们用手结成的这一张“网”,是情感之网,也是信任之网。
面对看起来有危险的活动,贺州的吴旻家表现出了对伙伴满满的信任,底下承接的营员都是他不认识的,但他说:“我根本没想过会出现同伴恶作剧放手或者承接不住的情况。”
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万芳妤由于曾经有过摔倒的经历,在她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于是她选择了成为一张“网”保护朋友。小伙伴们轮流“背摔”,万芳妤一次次用自己的小手将伙伴高高托起,每当营员安全落地,她就会露出笑容。
营员们白天参与活动,晚上就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分工后共同完成一篇日记,记录每天学到的知识、实践中建立的团队合作感和相互间日益增进的情感。
今年15岁的华裔青年许璐璐告诉记者,此次夏令营中,她和贺州的“结对子”朋友积极用中文交流,提高了自己的中文口语水平,也交到很多好朋友。
采风寻根踏上先祖之路
“我去过很多地方,但最喜欢的还是回祖国,因为这是一个看不尽、学不完的地方。”加拿大营员领队魏万会表示,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回中国“寻根”,给予营员们的不仅是一次美好的旅途回忆,更是让他们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营员们登上玉石林,看到“一览众山小”的奇景,去了姑婆山,看仙姑瀑布飞流直下、砯崖转石,还去了八步区莲塘镇马鞍寨青少年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古朴的黄姚古镇……
来自美国的营员代表孙霖浩,他认为只有到实地体验过,才能真正地了解文化,触摸历史。“看到这些山,这些水,才知道我们的祖先是从什么地方、什么样的环境中出来的,山川湖泊、草坪田地,都留有我们祖先生活过的痕迹。这些就是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的历史。”
黄恺盈的太爷爷祖籍广西桂林,曾在此工作生活多年。她说:“我这次来到广西‘寻根’,到祖辈们曾经奋斗的地方重访,希望了解关于自己的‘根’、自己家乡更多的故事和知识。”
中国台湾地区的阿美族姑娘陈翊绫明年就要高中毕业了,她表示自己来过贺州很多次,结识了许多小伙伴,希望高中毕业后有机会到贺州学院就读,将来从事少数民族领域研究的工作。
新闻推荐
广西加强整治国有林场被侵占林地 年底将累计完成回收总任务的40%以上
本报南宁讯(记者/袁琳通讯员/邹万春张雷)7月31日,记者从全区国有林场被侵占林地综合整治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获悉,我区国有林...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